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醫管局加強支援高風險患者 4類染疫者可到指定診所取藥

醫管局優先救治高風險患者,減低病情惡化。(點新聞記者李斯哲攝)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續嚴峻,今日(9日)新增25991宗確診個案。第五波疫情至今,本港經核酸檢測的確診個案超過53.8萬宗,另有34784宗經快測確診。醫療系統面臨崩潰邊緣,不少確診患者被迫滯留家中等待入院治療或前往隔離中心。

隨着疫情升溫,醫管局今日公布,為實現「減少感染、減少重症、減少死亡」的目標,將會盡早識別社區較高風險確診病人,包括70歲或以上長者、5歲或以下小童、懷孕28周或以上的孕婦,以及免疫力受抑制的病人,例如曾接受器官移植、患有免疫系統減弱的疾病,或長期服用減弱免疫系統藥物的病人,優先為這4類病人安排支援和治療,減低病情惡化的機率。

上述四類較高風險病人可透過以下渠道接受醫療支援及治療,包括:

  1. 預約到醫管局轄下指定診所求診。若名額已滿,患者可按診所安排到診所取藥,紓緩病徵。視乎相關藥物的臨床指引,指定診所稍後亦可為合適病人處方新冠病毒口服藥。
  2. 護士團隊會每日檢視確診者名單,評估高風險病人的健康狀况,提供相關資訊及支援,並按需要建議病人到指定診所就醫。
  3. 致電醫療查詢支援熱線:1836115,可按需要轉介醫生提供遙距電話診症服務,目前共設100條電話線予有需要人士查詢。

至於其他輕症確診病人,在社區隔離期間應注意個人及環境衞生,做好預防感染措施,並時刻留意身體狀況。如果患者有以下緊急症狀建議前往急症室求醫,包括:服用退燒藥後仍持續兩天以上發燒超過攝氏38.5度、體溫攝氏35度或以下、出現抽搐、呼吸困難、胸部或腹部疼、頭暈或意識混亂、腳步不穩、孕婦的胎兒活動減少、持續不能飲食或腹瀉及嘔吐超過2天等。

另外,醫管局表示,會因應疫情發展及服務需求推出更多措施,包括增加指定門診名額等,加強支援社區確診病人等。醫管局亦公布,伊利沙伯醫院即日起將轉作定點醫院,集中接收新冠病人,院內約380名非新冠病人將於未來數天轉院或安排出院。

此外,隔離護理觀察系統將在短期內啓用,透過網上新平台支援確診病人。確診病人會收到附有連結的短訊,透過連結登記及在網上報告嚴重病徵,系統會提供健康建議及資訊,亦設渠道供報告確診後指定日子的快速測試結果,相關詳情稍後公布。

安老院舍支援方面,醫管局社區老人評估小組已加強服務,包括加強外展及遙距診症的服務,按臨床指引及病人情況,醫生會處方新冠病毒口服藥,病情較嚴重的長者則會安排送院治理。

相關閱讀:

特首記者會 一圖睇支援染疫長者要點

一圖|染疫後藥物脫銷如何自救?家庭醫生話你知

抗疫指引懶人包|人人抗疫知多啲

政府加強支援染疫長者新措一文睇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醫管局加強支援高風險患者 4類染疫者可到指定診所取藥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