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香港抗疫故事|上水鄉郊疫下「被遺忘」 地區人士隻身「捨小家 為大家」

義工陸續確診,侯漢碩孤軍奮戰。(受訪者供圖)

本港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嚴峻,醫療系統「爆煲」。面對每日激增的確診個案,政府人手不夠導致資訊混亂,處理防疫控疫各項工作更顯得有心無力,市民手足無措,唯有自救。交通、信號網絡皆不發達的鄉郊地區在今次疫情中變成被遺忘的角落,不少原居民手足無措,唯有求助義工。

上水鄉郊民生協進會主席侯漢碩收到不少轉介個案,都是確診者得不到政府妥善支援和救治。以一宗令他印象深刻的求助個案為例,一家四口居住在空間狹小的寮屋,X先生最先確診,因居住條件不允許自我隔離,之後家中的妻子和兩個分別3歲和7歲的小朋友亦染疫。之後幾日,兩個小朋友一直高燒不退,最嚴重時體溫超過39℃,X先生一家希望盡公民責任,留在家中避免外出,唯有不斷積極聯絡政府相關部門尋求幫助,結果都是猶如石沉大海般始終得不到回應。小朋友生病,父母的心裏更是百般焦灼,於是多次撥打999求救電話,亦是打不通或無人接聽。X先生彷徨無助之餘唯有求助村長,再經轉介給侯漢碩。當時全港藥物緊缺,侯漢碩跑了多間藥房才買到兒童用的退燒藥,又馬上送給X先生一家,有了藥物穩定病情,小朋友才慢慢退燒。

鄉郊地區交通不便,信號網絡亦不發達,侯漢碩和義工連日來無懼病毒,不斷籌集各項物資並親自送給確診者,當聯絡確診者都成問題時,唯有將物資送上門,待確診者取走才離開。然而,第五波疫情來勢洶洶,Omicron的高傳播力令每日奔波在最前線的「逆行者」陸續確診,現時能夠提供服務的僅剩他一人。侯漢碩每日在工作之餘進行義工工作,即使人手嚴重不足亦迎難而上,隻身一人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支援和服務。

「夫妻檔 拍住上」,侯漢碩和太太包攬物資的籌集、包裝和運輸工作。(受訪者供圖)

侯漢碩的太太早前受疫情影響被迫停工,在家照顧小朋友,不忍丈夫太過操勞,亦無法做到對眾多無助的確診者坐視不理,索性提出幫手做義工,小朋友則交給爺爺嫲嫲照顧。兩夫婦包攬物資的籌集、包裝和運輸工作,每日早上十時開始,起碼做到夜晚八時才收工。「(如果)我哋兩公婆都停落嚟,呢一區基本就冇人支援」,所以侯漢碩和太太「捨小家 為大家」,希望幫到社區和有需要的人。

侯漢碩深夜為居民送物資,希望幫助有需要的人士。(受訪者供圖)

侯漢碩表示,中央全力支援香港,從人力、物力、財力各方面保障香港市民衣食住行的穩定及提供各項抗疫物資,很大程度上解決確診者的燃眉之急。不過,上水鄉郊人口分散,居住者中有不少長者,惟過往接種疫苗等活動都必須前往市區,面對長者疫苗接種率偏低的現狀,他迫切希望政府派遣更多外展隊,深入鄉郊地區提供服務。

(點新聞記者李九歌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香港抗疫故事|上水鄉郊疫下「被遺忘」 地區人士隻身「捨小家 為大家」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