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專題報道四】後區會時代|樓家強冀吸納地區才俊 全面提升滅罪會功能

撲滅罪行委員會正在開會。(樓家強提供)

自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完善香港選舉制度,選委會原第四界別出現重大變化,在「第四界別」新增了十八分區委員會、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及地區防火委員會委員的代表,令委員會受到各界重視,有社會人士建議委員會可以肩負更多的地區服務工作。

身兼屯門撲滅罪行委員會主席、全國政協委員樓家強今日(29日)接受點新聞記者訪問表示,過去已在地區工作服務不少時間,包括滅罪會、青少年活動委員會、公民教育委員會等,在不同的層面落實服務市民。在滅罪會服務期間仍為工作小組召集人,透過與警區和民政事務處的協作,與地區的不同持份者包括非牟利機構、中小學、大專院校等組織不同類型的活動,例加大型的滅罪嘉年華、冬防宣傳、義工計劃等向市民宣傳防罪滅罪的訊息。

他表示,滅罪會功能不止在於宣傳推廣,因為委員本身對地區的熟悉,以及來自不同專業,肩負監管檢討地區治安情況、為治安建言獻策的工作,會議中,警區同事都會與委員分享區內治安情況,並不定期邀請中央撲滅罪行委員會、廉政公署代表、監警會代表等與委員交流,加深對彼此工作的了解,各地區滅罪會都會因應不同地區的特質有所調整。「滅罪會、防火會、分區委員會都是市民與政府之間溝通橋樑,只要工作做得貼地、做得扎實,地區委員會這個小零件就是推動政府這台火車持續向前運行的動力。」

可提升各委員會權限 吸納更多青年才俊

200多名區議員辭職,坊間都在討論如何重塑地區工作。樓家強表示,大批議員離開區議會,市民難免會感到不安和擔憂的,可是過去兩年,各區的區議會經常出現政治凌駕民生之上的情況,有不少活動因為未能經區議會撥款而無法推動,顯示地區服務有必要改善的。民生事務不能停,在區議會不能正常運作的情況下,將資源重新分配,讓分區、防火及滅罪委員會有更多實權,分擔區議會的工作,委任更多真誠為市民服務的人士加入各地區委員會,這些都是無可厚非的可行方案,在愛國者治港的重大原則下,地區工作、區議會制度、資源分配等不同層面也必需要重新檢視,包括委員會經費是否可以由地區民政處直接撥款、各委員會權限的提升、政府對各委員會的監察制度等,才能與時並進。

「目前滅罪會的工作,會比較集中與警區合作,而出席滅罪會恒常會議的都以地區警署為主。當然,警方是我們最主要的合作夥伴,長遠而言,包括更多不同部門的團體,例如海關、消防、廉政公署甚至法律部門等,更有助提升及推動地區滅罪工作,滅罪會的事務範圍亦會更廣及更具代表性。」樓家強認為,在滅罪會發展日漸成熟的情況下,滅罪會應進一步加強加大以及多元化發展,才能有效分擔及支援一些地區的工作,在愛國者治港的大原則下,政府應鼓勵更多愛國愛港的青年才俊加入委員會,並為新舊委員提供更多相關的培訓課程,在學習中為地區服務帶來更多創新創意思維。

屯門撲滅罪行委員會主席、全國政協委員樓家強。(樓家強提供圖)

「就以黃大仙區議會為例,只剩三人,無大會主席、無委員會主席召開會議,按議會規程亦不夠提名和議人選出主席,根本失效!」黃大仙區議會前副主席、現任黃大仙滅罪委員的黎榮浩表示,全港十八區都有滅罪委員會,有關社區的治安問題、警民關係的建構等議題,都是在滅罪會中討論,不是在區議會,而獨立於區議會,是恆久設置都是這模式,當中一定有其必要性及重要性,「當年政府設計可能已預視地區議會貪腐,擔心極端政治的議會文化影響有可能帶進香港的司法系統,因此作出防範的準備。」

建議設立「地區顧問委員會」

黃大仙區議會前副主席、現任黃大仙滅罪委員的黎榮浩(點新聞記者攝)

儘管區議會失效,可是黎榮浩認為過去滅罪會、分區會、防火會的定位角色不是用來準備取代區議會,若要行使取代權力也未必夠公信力,現在若有區議會未能行使權力,地區權力將暫由地區專員接管,由專員安排作地區諮詢,但專員現時的耳目有限,分區會、滅罪會、防火會臨時能提供有用意見的質和量仍有待提升。可是面對現時香港環境,黎榮浩認為應該地區成立「地區顧問委員會」,由專員邀請以往曾有議會經驗的前任愛國愛港的區議員擔任委員會成員,精準地吸納地區意見,延續社區的發展,讓最熟悉社區人才以義務身份參與,相信很多人願意幫手協助,「這情如當年香港回歸前後,新政府都有委任港事顧問和區事顧問,以填補過渡時期的真空。」

【相關報道】

後區會時代|逾200攬炒區員棄甲「走人」  地區服務怎麼做?

後區會時代|區會失效難審批活動撥款 分區會具廣泛性應肩負更多工作

後區會時代|防火會不止於「防火」 可賦予更多職能

後區會時代|民政署:區會人數不影響效率 重塑地區路漫漫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系列專題報道四】後區會時代|樓家強冀吸納地區才俊 全面提升滅罪會功能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