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跨學科AI課程激增 DSE考生面臨升學關鍵抉擇

【點新聞報道】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昨日(16日)放榜,數以萬計的考生們正着手規劃升學之路。隨着人工智能(AI)的迅猛發展,大學新增跨學科AI相關課程吸引了越來越多考生的關注。專家表示,無論學生是否選擇報讀AI相關課程,能在自己專精的領域中靈活運用AI技術,已成為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大學新增15個AI課程 順應人才需求上漲趨勢

目前,AI已滲透到各行各業。本港多所大學順勢推出「AI+X」課程,將AI技術與不同專業領域深度融合,形成如AI+醫療、AI+商業、AI+設計等跨學科課程。而香港青年協會此前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1456名受訪應屆考生和中五準考生中,近九成半受訪者認為AI應用能力對未來就業至關重要,逾九成受訪應屆考生表示有留意AI相關跨學科課程的增加。

陳英杰介紹,本學年新增了15個跨學科AI相關課程。(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陳英杰介紹,本學年新增了15個跨學科AI相關課程,涵蓋學士、副學士及高級文憑,此類課程總數目前已達24個。他指出,這些課程不再局限於STEM領域,更擴展至文學、管理學及教育等範疇,體現出高等院校對培養學生跨領域應用AI能力的重視。

立法會議員、教聯會副會長朱國強認為,這些課程順應了AI在現今及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一方面,香港創科產業急速發展,對相關專才需求殷切;另一方面,AI在金融科技、醫療、數據分析等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各行各業都需要具備AI技能的專業人員,人力需求持續增長,各大學推出相關課程正是為了滿足這一需求。

朱國強認為,跨學科AI課程的增加順應了AI在現今及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朱國強進一步表示,政府去年公布的最新人力推算報告提到,香港傳統產業正經歷數碼轉型,AI專家、數據分析師、資訊科技專家等新工種需求旺盛。由此可見,數碼科技應用能力將是未來勞動者必須掌握的技能,而兼具專業知識與AI技術亦將會成為職場發展的必備條件。在技術與產業轉型的關鍵時期,通過教育為香港培養和儲備人才,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AI如同「蛋糕底」 基礎且潛力巨大

香港城市大學協理學務副校長、電機工程學系教授張澤松認為,資訊科技科和AI相關學科是現今不同學科領域的基礎,如同橫向的「蛋糕底」,更重要的是能推動「蛋糕頂」,即上層學科的發展,例如商科、人文學科以及不同領域的專業學科,這方面的發展將蘊含巨大潛力。

張澤松表示,資訊科技科和AI相關學科是現今不同學科領域的基礎。(受訪者供圖)

對於AI的重要性,朱國強亦強調,AI已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不同行業與工作都會接觸到AI技術。他以教師行業為例,學校正推行數字教育,前線教師藉助AI輔助教學,包括批改學生作業、評估學習進度等,因此有觀點認為「AI不會取代教師,但不懂AI的教師可能被淘汰」。

未來,AI技術的應用只會更加廣泛,為不同行業帶來新機遇,尤其在教育、醫療、金融、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創意產業等領域表現更為突出。而跨學科AI課程通過跨界別協作解決複雜問題,幫助學生把握新興產業的機會,更不容易被AI完全取代。

考生憂難兼顧專業和AI 更關注就業前景

在眾多的升學選擇中,考生的想法與顧慮頗具代表性。DSE應屆考生黃同學接受採訪時表示,升學方面目前打算入讀信息工程學科(Information Engineering),因為該專業能提供豐富的資源,且在國際上的認可度較高,就業前景不錯。

他坦言,雖然在報讀專業時,個人興趣和就業前景的考慮同樣重要,但自己會更看重專業的未來就業情況,因為這直接關係到未來經濟能力,這一點他個人較為重視。

黃同學提到,在查詢升學資訊的過程中,自己確實關注到新開設了更多AI相關課程的情況,但他並沒有選擇報讀,因為這些AI課程大多是以主科外加一個AI課程的形式設置,他擔心自己無法應付兩個課程,導致顧此失彼。不過他也認可AI知識的重要性,並認為未來無論在任何工作崗位,企業為提高運作效率,必定會更多地運用AI,這將會成為一項重要的職場技能。

對於AI帶來的競爭壓力,黃同學表示雖感到些許壓力,但並不擔心自己的專業會被AI取代。因為他所選的專業涉及網絡安全及大數據分析,在這些領域,AI暫時還不能完全取代人類。

籲選以人為本學習模式 培養AI應用能力保持前瞻性

張澤松指出,本屆畢業生在找工作時,已直接面臨AI的競爭,許多入門級、重複性高以及初階的工作,相對容易被AI取代。如果學生所選學科內容僅停留在知識層面,在AI浪潮中很容易被「自動化」和被AI取代。因此,他建議學生在選修學科時,更應注重以人為本的學習模式,包括培養團隊協作能力、多角度思維以及國際化視野,在課堂上亦需要掌握如何運用AI,讓討論和思考更加深入、更具高層次。

張澤松支持學生報讀跨學科AI課程,因為這能將個人興趣與科技最新發展相結合,但需要學習的內容亦變多。他建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到合適的學習主軸和線路圖,並爭取前線實踐的機會,包括到本地企業實習或出國交換。同時,也可以參考不同科技企業提供的數字學習平台,讓學習始終保持前瞻性。

至於是否建議學生報讀跨學科AI課程,陳英杰表示,學生需要全面評估個人條件與發展規劃,考慮個人興趣和能力傾向、就業發展取向及課程特點等。

陳英杰強調,無論學生是否選擇就讀AI專門課程,都必須對AI有基本掌握,在當今數碼化浪潮下,培養AI應用能力仍是提升未來競爭力的關鍵。

(點新聞記者陳子萌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專題|跨學科AI課程激增 DSE考生面臨升學關鍵抉擇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