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Talk 最新文章 - 點新聞
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熱門搜尋:
English
Home
Hong Kong
China
World
Video
Business
Lifestyle
Sci-Tech
Opinion
More
Top News
即時
港聞
兩岸
國際
財經
體育
娛樂
生活
文化
視頻
點播
直播
點聞1分鐘
視頻論點
動畫
街訪 | 市民點睇
航拍
視頻專題
評論
點論
講真
來論
兩岸觀察
周品世界
久慧說法
萬里馮論政
屈穎妍講你知
生活
點生活
打卡點 · 好吃好玩
大灣區吃喝玩樂
100種味道
100種生活
點觀
點觀香港
讀者爆料
記者實測
記者觀察
社會專題
點發聲
專欄
熱點追蹤
點教育
香港機遇
Viki Talk
肥胡醫聊
點仔周記
點市成金
香港樓市
點睇新經濟
街坊故事館
港人北上
我不是老外
25·同行守護
反修例黑暴真相
屈室求存
港故事
以法論政
以禮相待
Career Talk
疫下百業
專題
杭州亞運
絲路盛放洋紫荊
慶回歸26周年
香港國安法
粵港澳大灣區
2023全國兩會
財政預算案
二十大專題
職場說 · 點搵好工
港聲
代表委員之聲
校園有say
社團動態
中企服務
更多
點揀
圖看香港
活動
點漫畫
互動H5
選舉地圖
民調一覽
......
熱門搜尋:
標籤
焦點
即時
港聞
兩岸
國際
財經
體育
娛樂
生活
文化
視頻
點播
直播
點聞1分鐘
視頻論點
動畫
街訪 | 市民點睇
航拍
視頻專題
評論
點論
講真
來論
兩岸觀察
周品世界
久慧說法
萬里馮論政
屈穎妍講你知
生活
點生活
打卡點 · 好吃好玩
大灣區吃喝玩樂
100種味道
100種生活
點觀
點觀香港
讀者爆料
記者實測
記者觀察
社會專題
點發聲
專欄
熱點追蹤
點教育
香港機遇
Viki Talk
肥胡醫聊
點仔周記
點市成金
香港樓市
點睇新經濟
街坊故事館
港人北上
我不是老外
25·同行守護
反修例黑暴真相
屈室求存
港故事
以法論政
以禮相待
來點知識
編採手記
Career Talk
疫下百業
小朱講事
樓市亮話
冼師傅教路
睇真dim
李點知評新聞
疫情下的溫情
警察故事
我們的身邊人
港青在抗疫一線
高官快問快答
跨境者說
挑你機
KOL和你傾
瞰香港
正點通識
也文也武
黃圈新詞
門陣兵團
虎口解密
諸事八卦
攬炒罪證系列
專題
杭州亞運
絲路盛放洋紫荊
慶回歸26周年
香港國安法
粵港澳大灣區
2023全國兩會
財政預算案
2022世界盃
二十大專題
施政報告2022
慶回歸25周年
打擊衞生黑點
行政長官選舉
同心抗疫
新冠肺炎
職場說 · 點搵好工
2022全國兩會
財政預算案2022
北京冬奧會
2021立法會選舉
奧運天團訪港
珠海隔離日記
施政報告2021
百年征程
東京奧運會
聚焦十四五
基本法30周年
黎智英被捕
2021年全國兩會
港聲
代表委員之聲
校園有say
社團動態
中企服務
更多
點揀
圖看香港
活動
點漫畫
互動H5
馬經
搵工平台
躍進大灣區
搵工Tips
荀工推薦
Career Talk 最新文章
職場動漫談
職場新人說
職場大咖說
Career Talk 編輯推薦
港人北上|從同學變合夥人 這群粵港澳台青年創業拍片講灣區故事!
港人北上 | 影視社團變身傳媒公司 灣區創業港青:內地發展有龐大機遇
林鄭月娥:冀早日通關推動港青大灣區就業
跨境上班成過往 港人深圳玩band開舖敢追夢
港人在內地參加社會保險Q&A
直播預告
快訊
海關破6宗遠洋及內河船走私案 檢值1億元貨拘3人
新輪電費紓緩計劃明年1月推行 合資格住戶每月獲50元補貼
熱點追蹤|許家印和他的恒大
GUM:9月強積金回報跌2.3% 年初至今人均盈利微升0.5%
李永勝任外交公署副特派員 楊義瑞奉調離任回京
香港重慶總會「迎中秋 送溫暖」 用家鄉美食點亮節日氣氛
Career Talk 最新文章
港人北上|從同學變合夥人 這群粵港澳台青年創業拍片講灣區故事!
從暨南大學校內社團「時光機」,到分公司設在大灣區多個城市的創業公司「薪傳」,港青陳嘉瑞、鄭麗婷、楊嘉慧及陳穎等人,從同學變成創業夥伴,隨後更囊括來自澳門、台灣、廣東等不同地方的成員,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灣區團隊」。當被問及在大灣區創業發展的最大感受,幾名港青不約而同地用了一個詞形容:「機遇。」
港人北上
11月30日 19:09:00
港人北上 | 影視社團變身傳媒公司 灣區創業港青:內地發展有龐大機遇
在香港土生土長的90後港青陳穎,是廣州薪傳文化有限公司的現任股東和創始人之一。香港高中畢業後,他選擇北上內地求學,就讀於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大學期間,陳穎和幾位同學一起組建了影視社團,畢業後又毅然決定留在廣州和朋友們一起創業,「聚集一班志同道合的人很不容易,對我來說可遇不可求。」
港人北上
11月30日 18:27:00
林鄭月娥:冀早日通關推動港青大灣區就業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27日)岀席一個創科活動時致辭指,政府一直重視創科發展,今屆政府推動創科發展的力度史無前例,政府推岀不同政策支持青年在科技產業上創業,中央政府亦關心香港青年,推岀計劃便利青年到大灣區就業,雖然現時受疫情影響,但希望日後能逐步有序恢復兩地人員往來,令計劃早日成行。
港聞
11月27日 17:01:00
跨境上班成過往 港人深圳玩band開舖敢追夢
在深圳生活兩年的港青楊炘傑(Kith)白天做叉燒,晚上組樂隊。生活中的兩樣最愛——美食和音樂,完美地融入了他在深圳的生活,開啟「美食+音樂」的新篇章。
兩岸
11月20日 10:42:00
港人在內地參加社會保險Q&A
截至2021年10月,共有16萬港澳居民在內地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逾8萬港澳居民參加工傷保險,7萬多港澳居民參加失業保險。
首頁
11月13日 08:49:00
港人如何避免社保雙重繳費?人社部詳解
港澳居民到內地就業時,具有在內地參加社會保險的意願,也有承擔雙重繳費義務的擔憂。對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一級巡視員徐延君今日(12日)表示,充分考慮到這一實際情況,《香港澳門台灣居民在內地(大陸)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規定,已在香港、澳門參加當地社會保險並繼續保留社會保險關係的港澳居民,可持相關授權機構出具的證明,不在內地參加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但應依法參加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
港聞
11月12日 17:38:00
一圖|支持港澳青年灣區就業創業 中央送來這些「大禮包」
中央為支持港青在大灣區就業創業送來哪些「大禮包」?快來睇下!
Top News
10月01日 20:28:00
專訪丨逸動科技CEO陶師正:心懷減碳夢 北上創業專研船舶電動化
近年來,國家銳意推動綠色轉型,「十四五」規劃更定下2030年碳中和、2060年碳達峰的「30·60」綠色轉型目標。要知道達致碳中和極具挑戰性,需要不同專業人士和人才支援,以加強創新科技的發展和應用。上周來自中央的高規格「十四五」宣講團就來港,向各界講解「十四五」規劃,幫助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抓住大灣區寶貴發展機遇。
點播
09月05日 14:27:00
受益於電商物流等行業發展 內地生來港求學升溫
近年來,得益於深圳高科技產業對通信方面人才的需求量,來港就讀電子電氣工程科目的內地學生也在增多,除了電子工程、通信工程等電子科目以外,港大和理大還設有針對電力的相關課程,學生畢業後可回到內地從事電力系統的相關工作。
兩岸
08月29日 15:41:00
青聯辦施政報告諮詢會 林鄭月娥傾聽青年聲音
新一份施政報告即將發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28日)出席由香港青年聯會(青聯)主辦的「青年有話說:《2021年施政報告》諮詢會」,聽取各界青年的意見和建議。會上30多位青年圍繞「學業」、「就業」、「宜居城市」三大議題提問及提出意見。
港聞
08月28日 21:46:00
灣區青年創新創業大賽 粵港澳200項目角逐58名額
「金灣杯」第八屆「創青春」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大賽複賽連日來在珠海金灣區舉辦,近200個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項目通過線上「雲路演」角逐58個決賽晉級名額。記者28日從珠海市政府獲悉,金灣區推出《支持青年人才就業創業政策措施彙編》,吸引優質青年創業項目落戶。
兩岸
08月28日 16:19:00
實習就業無縫對接 「百企千人」計劃助港澳青年入職南沙!
在昨日(27日)廣州市舉行的2021年港澳青年學生南沙「百企千人」實習計劃結業禮上,八名港澳青年與駐區央企、智能科技公司、港資企業、社會組織等5個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其中五人現場簽約,實現從實習到就業的無縫對接。即將入職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公司的港青周港恆是當日簽約的五人之一,他告訴記者,去年參加實習,因為表現良好得到了企業的青睞,今年畢業就正式獲得offer。
點播
08月28日 14:57:00
粵招募千名鄉村振興志願者 內地高校港澳生可報名
值得一提的是,在內地高校就讀或已畢業(符合廣東擇業期政策)的港澳學生,亦可報名。
兩岸
08月26日 11:47:00
港人北上|港生暑期內地實習:開拓眼界更激發榮譽感
受新冠疫情影響,在內地就讀的港生暑期無法返回香港。不少港生紛紛在所在地尋找暑期實習機會,期待在積累工作經驗的同時,也能更好地融入內地社會生活。就讀於山東大學的兩位香港學生周文靜和歐永楷就來到濟南恒隆廣場,開啟為期兩個月的實習工作。
港人北上
08月20日 18:16:00
廣州黃埔吸納港澳籍畢業生 「送考上門」定向錄取
粵港澳大灣區各地不斷吸納港澳創業、就業青年,新做法新方式湧現。記者獲悉,來自香港的陳瀚鏞通過2020年事業單位人員公開招考,今年7月畢業後,順利入職廣州黃埔區建設局財政投資建設項目管理中心。值得一提的是,黃埔區打破傳統,組織招考團隊到全國各大高校,通過「送考上門」,定向錄取優秀港澳畢業生,陳瀚鏞即是通過此種方式獲得工作機會。據介紹,黃埔區實施「灣區+」人才戰略部署,探索符合粵港澳大灣區特點、服務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就業的新模式和新機制,加快引進港澳青年來黃埔就業。
兩岸
08月19日 17:39:00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