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火災,常被稱為高層建築的致命殺手。大埔宏福苑昨日(26日)發生五級火警,造成多人傷亡。至今,消防人員仍在進行滅火行動。昨日7幢起火大廈近期正進行搭棚工程,懷疑外牆的建造物料未符合防火標準,或是造成傷亡擴大的原因之一。
相比普通火災事故,高層建築層數多,垂直疏散距離遠,「煙囪效應」致使煙氣通過樓梯間、管道井、玻璃幕牆縫隙等部位以3—4m/s的速度豎向蔓延,可以將整個建築物迅速引燃,給安全疏散帶來困難。高層建築跟人們的生活聯繫越發緊密,然而當高層建築發生火情時,我們又該如何正確保護自己?火場逃生牢記「三要訣」:無煙迅速逃生、有煙冷靜應對、濃煙退守待援。
高層建築發生火災如何正確自救?
一、如果所處樓層已經着火,樓梯尚未封死,火勢不十分猛烈,可以披上用水浸濕的衣被,從樓上快速衝下樓。逃生時千萬不要搭乘普通電梯,高層建築的電梯在火災發生時可能斷電,且因為電梯井貫穿每個樓層,電梯受熱會變形,會將逃生人員困在電梯裏。
二、高樓火災中致死,大部分情況下是吸入濃煙導致窒息,火災發生後,會有大量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釋放。逃生時如果經過充滿煙霧的通道,一定要用濕口罩、濕毛巾等物品捂住口鼻,避開煙氣,預防煙霧中毒和窒息。在通過濃烈火焰區域時,一定要學會暫時屏住呼吸,這也是避免有毒氣體吸入導致肺部損傷的舉措。因煙霧較空氣輕而飄於上部,貼近地面的煙氣較少,所以低姿態彎腰前行是撤離的最佳方法,避開上方濃煙,沿着牆壁邊緣逃生,容易辨清方向。逃離火場時,帶孩子的人要把孩子抱着走,不能拉着孩子跑。
三、如果樓梯被封死或者火勢難以控制,逃生通道被切斷,且短時間內無人救援時,應選擇在目前的樓層關門自救,迅速建立臨時庇護場所,關緊迎火的門窗,用濕毛巾或濕布塞堵門縫或用水泡濕棉被蒙上門窗,不停地往上澆水,防止煙、火滲入,同時要立即聯繫救援部門,說清楚房間具體位置,堅守到救援人員到達。
四、假如用手摸房門已感到燙手,或者門後已經濃煙瀰漫,則不能打開房門,否則煙和火會竄進房間。應不斷用水淋濕入戶門,防止外部高溫烘烤,火勢蔓延。要離開危險性較大的房間,向離火源較遠的地方躲避。在撤離時應及時關閉身後的門窗,可以延緩火勢的追逼,贏得更多的逃生時間。
五、被煙、火圍困暫時無法逃離時,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應迅速不間斷地發出救援信號。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動鮮艷衣物,或外拋輕型晃眼的東西;在夜晚即可以用手電筒不停地在窗口晃動或敲擊東西、吹口哨,及時發出有效的求救信號,引起救援者的注意。如可能,要及時用電話、短訊報警,說清楚火場的準確地點。充分暴露自己,才能有效拯救自己。
六、如果居住在二、三層,實在需要跳樓自救的話,可先向地面拋棉被等物品,然後用雙手攀着窗台往下滑,做到雙腳先落地,減輕受傷程度。人從10米以上高處跳下,生還的希望極小,因此,遇上火災切勿輕易跳樓。
七、應及時檢查家中消防報警設備是否有效,早點發現火災,才能夠更早採取滅火和自救措施。
■視頻製作、撰文:鄔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