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韓國國會近日曝光一宗醫療醜聞:釜山的一名男高中生上個月突發痙攣,急救隊聯繫14家醫院均遭拒絕,最終在第15家醫院確認可接收時其已陷入心臟驟停,後經搶救無效身亡。
據韓聯社、《韓民族日報》等多家媒體報道,韓國國會於22日披露急救記錄,顯示10月20日6時17分,釜山一所高中撥打119急救電話稱,一名男生倒地並出現劇烈痙攣,但仍有呼吸。急救隊於6時33分抵達現場時,學生此時意識模糊、全身抽搐。急救人員依據重症度分類標準將其判定為五級中的二級「緊急」,並按規定向能夠處理痙攣患者的地方急診醫療中心逐一致電請求收治。
急救隊從6時44分開始先後聯繫海雲台白醫院、東亞大學醫院、釜山大學醫院等多家醫院,均被以「無法收治小兒重症患者」「無小兒神經科診療」等理由拒絕。由於需要在車內持續進行止痙等緊急處置,119急救隊向釜山消防急救管理狀況中心請求支援,狀況中心協助聯繫多家醫院,但均未獲收治同意。
7時25分左右,患者病情急劇惡化並發生心臟驟停,急救隊隨即將其重症度等級上調為一級「心肺復甦」。直至7時30分,第15家醫院大同醫院才確認可以收治,救護車最終於7時35分將患者送至醫院。距離報警已過去1小時18分鐘,經搶救後仍宣告不治。
報道稱,此案凸顯了韓國急診醫療體系的重大缺陷。有專家指出,韓國兒科醫師長期短缺、夜間及假日值班人力不足,綜合醫院往往以「無兒科」為由推諉,導致類似悲劇屢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