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今晚(25日),在電影《內幕》首映禮的現場,點新聞記者採訪了該部戲的監製田啟文。他提到,以往電影市場中,鮮少有作品將鏡頭對準慈善團體洗黑錢這一敏感且極具現實意義的題材,而《內幕》的問世,無疑填補了這一空白。從觀賞體驗來講,影片新穎的主題搭配扣人心弦的劇情,就像給觀眾打開了一扇通往懸疑反轉世界的大門,讓人沉浸其中。影片所揭示的行業內幕,更是讓觀眾大開眼界,不僅增添了觀影的樂趣,還讓大家對社會現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田啟文透露,拍攝過程十分順利,這得益於全體演員的專業素養和默契的團隊合作。每一位演員都是實力派,他們在片場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共同探討角色的詮釋方式。這種良好的創作氛圍,為影片的質量提供了堅實的保障。他真誠地希望觀眾能夠支持這部誠意之作,因為在他看來,觀眾的認可才是電影價值的最好體現。
劇情速覽
故事發生在香港著名慈善基金會「濟拔堂」的年度晚宴上。原本熱鬧祥和的氛圍,卻被財務總監楊滔(任達華飾)離奇吊死、兩億善款不翼而飛的消息打破。「良知律師」馬迎風(郭富城飾)與「玩咖警長」柯定邦(吳鎮宇飾)聯手探尋真相。隨着調查的深入,他們發現「濟拔堂」主席高盛文(方中信飾)不過是個傀儡,這個看似光鮮亮麗的慈善機構,實則淪為了黑惡勢力洗錢的工具,甚至還涉及跨國毒品犯罪。最終,二人堅守心中的信念,成功揭開真相,還社會以公道。
演技對決
郭富城將馬迎風內心的矛盾與掙扎演繹得入木三分。馬迎風心懷正義,卻又常常因為追求勝訴而陷入法律邊緣的困境。郭富城通過細膩的表情和恰到好處的肢體語言,塑造出了一個立體鮮活的角色形象。無論是法庭上的激烈辯論,還是調查過程中的沉思冥想,他都展現出了過硬的演技,讓觀眾彷彿能真切感受到角色內心的波瀾起伏。
吳鎮宇以其獨特的表演風格,為柯定邦賦予了鮮活的生命力。他的動作戲精彩絕倫,唐樓打鬥和天台追趕等場景,堪稱經典片段,讓觀眾看得熱血沸騰。在與其他演員的對手戲中,他對節奏的把握都很精準,無論是默契配合,還是激烈對抗,都能游刃有餘,為影片增添了許多緊張刺激的氛圍。
任達華雖然戲份有限,但憑借深厚的表演功底,僅通過眼神交流和細微的動作變化,就將楊滔的內心世界刻畫得淋灕盡致。尤其是與方中信的對手戲,兩人棋逢對手,將那種緊張微妙的氛圍渲染得恰到好處,為影片增添了不少看點。
方中信成功塑造了一個虛偽貪婪的反派形象。他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句話,都透露出角色的本質。在與其他演員互動時,表現得自然流暢,尤其是與任達華的對手戲,緊張刺激,化學反應十足,讓觀眾對這個反派角色又恨又憐。
慈善初衷的背離觸及社會信任危機
影片深刻揭示了慈善事業在現實中可能面臨的困境。根據《稅務條例》(第112章)第88條,稅務局為合資格慈善機構豁免繳稅。這一條例訂立的初衷,本是藉助稅制優惠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然而,在利益的誘惑下,一些人卻將其變成了謀取私利的工具。這種強烈的反差,實在令人痛心疾首。它也提醒我們,慈善事業必須要有嚴格的監管機制,確保每一分錢都能真正用到實處,讓愛心不被辜負。
當公眾得知自己的捐款可能會成為他人的贓款時,必然會對社會的信任體系產生質疑。電影通過這種方式,引發了觀眾對於社會誠信問題的廣泛關注。在一個健康的社會中,人們應該相信慈善機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而不是擔心自己的善意被濫用。這也促使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要更加謹慎地對待慈善捐贈,同時也呼籲相關部門加強對慈善行業的規範管理,重建社會信任。
律師的職業困境
馬迎風這個角色,反映了現實中許多法律從業者面臨的困境。在追求勝訴的過程中,如何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維護當事人的利益,同時又不違背自己的良知,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影片告訴我們,法律不僅僅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維護公平正義的手段,不能一味追求勝訴而掩蓋真相或傷害無辜。
在社會層面,《內幕》契合了當下人們對公平正義的高度關注。它通過展現慈善事業背後的黑幕,促使公眾反思身邊的類似現象,增強了自我保護意識。因此,這部影片有望推動相關部門加強對慈善行業的規範管理,讓慈善真正行走於陽光之下。
(點新聞記者周傾芫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