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日本的挑釁已經不止於「動嘴」。
11月23日,日本防衛相小泉進次郎視察琉球群島一處自衛隊基地時表示,日方將如期在與那國島上部署03式中程防空導彈系統。一支防空電子戰部隊也會在明年進駐。而此地距離我國台灣省僅100餘公里。
與那國島
與那國島位於日本最西端,是琉球群島八重山列島中的一個島嶼,也是日本距離中國台灣最近的島嶼。這種「近在咫尺」的地理優勢,使其成為日本監控台海動態、輻射西太平洋的天然前哨。
自2015年,日本開始向該島派駐自衛隊並部署各類武器。今年1月,日本防衛省被爆計劃在該島部署03式中程地對空導彈,這款導彈主要用於應對距離在50公里左右的空中威脅。
由於與那國島距離中國台灣地區僅100多公里,有記者質疑此舉是否會加劇地區緊張局勢。小泉對此則予以否認,並解釋說,計劃在當地部署的中程地對空導彈部隊「旨在強化島嶼防衛」,能夠「降低日本遭受武裝攻擊的可能性」。
「不沉的航母」
值得警惕的是,與那國島的強化只是日本西南諸島軍事化布局的一個縮影。以九州島南部至沖繩群島為核心軸線,日本已構建起梯次分明的「堡壘群」。
石垣島駐紮近600人精銳兵力,換裝的增程型12式導彈射程超1000公里,可覆蓋台海全域;宮古島作為兵力投送樞紐,配備多型先進導彈與大型運輸機機場;沖繩島則將升級為作戰指揮中樞,計劃組建近4000人的「沖繩防衛集團」。此外,日本還計劃在西南諸島新建約130座彈藥庫,用於儲存遠程導彈,說明其在依賴美軍的同時,也寄希望於在衝突發生的時候,具備持續的獨立作戰能力。
小泉進次郎此次聚焦與那國島,本質上是在推動西南諸島這一「不沉航母」集群的最後一塊關鍵拼圖就位。其本質是想推動防線前移,企圖封鎖解放軍前出西太平洋的關鍵通道,無疑會惡化地區安全態勢。
出動即失敗
據日本《東京新聞》報道,早在2021年,自衛隊就制定了「台海有事」時依託西南諸島軍事據點作戰的行動預案,目前被媒體曝光的就有三套行動方案。
不過,在軍事專家看來,日本自衛隊向西南用兵,無論什麼方案都存在致命短板。首先,制空權拿不到。航空自衛隊的F-15和F-2較為落後,從美國引進的F-35A數量不足,而且戰力和性能差強人意。面對先進的隱身戰機,航空自衛隊都自身難保,更談不上去掩護海上自衛隊的運兵船隊和「水陸機動團」。
其次,遠程火力擋不住。日本的奪島兵力在集結或運動中,會面臨遠程火箭炮、巡航導彈、高超聲速導彈的聯合打擊甚至是飽和打擊。注定出動即失敗。
三個「絕不允許」
日本一邊喊着「防禦」,一邊搞遠距打擊裝備部署,本質就是借「局勢緊張」當藉口,行軍事擴張之實,但台海不是日本的「後花園」,中國維護主權的決心從不含糊。
在外交部例行發布會上,發言人用「絕不允許日本右翼勢力開歷史倒車」,「絕不允許外部勢力染指中國台灣地區」,「絕不允許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予以堅決回應。
與此同時,解放軍也早已用行動劃清紅線,台海常態化巡航、實彈演練密集開展,先進裝備輪番亮相。
西南諸島的「重兵」擋不住統一的歷史潮流。而一個極端民族主義、大國主義的日本,對整個東亞地區的安全穩定來說,絕對是一個不祥之兆,更是一個引發新的動盪衝突的禍根。
(來源:看看新聞Knews)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