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品世界|俄烏停火沒那麼容易

文/周德武

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場無限打下去的戰爭。要麼一方被打敗或打不動了,不得不投降。要麼雙方都打不動了,只好尋求妥協。俄烏戰爭也不會是個例外,這場衝突總有結束的那一天。種種跡象表明,失去美國的支持,烏克蘭真有點打不動了,但從俄羅斯的身上還看不到這一點。

去年大選期間誇下海口,他上台之後會在24小時之內結束這場戰爭,但10個月過去了,特朗普雖作過幾次嘗試,但普京不為所動,俄烏戰爭仍在激烈進行。上周,特朗普突然拋出「28點計劃」,要求烏克蘭在11月27日(感恩節)前全盤接受。澤連斯基承受着巨大的壓力,在向本國議會發表講話時坦承,「烏克蘭面臨着要麼失去國家尊嚴、要麼失去美國支持的兩難選擇」。

就在人們以為俄烏戰爭的結束進入倒計時之際,從日內瓦傳來的最新消息表明,美烏雙方之間的談判出現了不利於俄羅斯的變化,最初的「28點計劃」變成了「19點計劃」,特別是涉及歐洲及北約問題的表述被刪去,剩下的一些問題有待特朗普和澤連斯基來最後敲定。不過新的問題又來了:如果「19點計劃」離俄羅斯的目標越來越遠,恐怕普京也不會答應。正所謂摁下葫蘆起了瓢,特朗普要結束俄烏戰爭真沒那麼容易。

美國主流媒體稱,「28點計劃」是21世紀美國版的「張伯倫方案」。不過特朗普辯稱,「28點計劃」是美國主導起草的,但歐洲方面爆料,「28點計劃」的幾處語法表達方式是俄文習慣,因此認定是由俄羅斯起草的,儘管國務卿魯比奧多番解釋,但歐洲就是不信。但有一點可以肯定,「28點計劃」少不了俄羅斯的參與,可以說是俄美雙方共同草擬完成,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俄羅斯的條件。特別是要求烏克蘭割讓俄尚未完全佔領的頓巴斯地區(約有11%的領土仍在烏手中),將烏軍隊保留在60萬人的水平。烏不得加入北約,被歐洲凍結的俄羅斯數千億美元資產,將用於美國主導的烏克蘭重建,其收入的一半歸美國所有等。這「28點計劃」如果被落實,將意味着烏克蘭徹頭徹尾的失敗,美國獲得了關鍵礦物開發權和戰後重建主導權,俄羅斯得到了領土,並保留了與西方之間的軍事緩衝帶,烏克蘭只獲得了「敢於抵抗俄羅斯侵略」這一榮譽稱號。

澤連斯基當然心有不甘,歐洲被排除在談判桌之外也牢騷滿腹。於是英、法、德三國領導人共同給特朗普打電話,明確表示,沒有烏克蘭和歐洲參與的任何戰後安排都是無法接受的。歐洲媒體率先披露了「28點計劃」的歐洲修改版本,核心條款包括:俄羅斯被凍結的資產(主要存放在歐洲)只能用於重建烏克蘭,並且「在俄羅斯賠償烏克蘭損失之前將繼續凍結」。該計劃還將烏克蘭軍隊的上限從60萬人提高到80萬人(和平時期),並提及美國將向烏克蘭提供類似於北約第五條的安全保障。至於烏加入北約的可能性,應根據成員國的意願來決定,而領土的劃分應在和平協議簽定後由俄烏雙方商定,「任何屬於歐盟或北約職權範圍的決定,都將由歐盟和北約成員國通過單獨的程序進行討論和決定」。

據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在周日的日內瓦談判中,美國提出的「28點計劃」被壓縮到19點,關於烏克蘭不得加入北約的條款也被擱置。至於軍隊人數的上限(80萬人)則接受了歐洲版的修改方案。此外,烏克蘭還在日內瓦的會談中「成功地將極其敏感的問題保留在了談判桌上」,包括釋放所有烏克蘭戰俘和歸還被俄羅斯綁架的烏克蘭兒童。

圍繞如何結束俄烏戰爭,有關各方還在進行激烈的博弈。俄羅斯總統普京11月24日表示,美國提出的「28點計劃」,可以作為達成和解的基礎。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稱,日內瓦會談有助於確保「現在有了向前邁進的堅實基礎」。烏克蘭議會議長斯特凡丘克稱,烏克蘭的紅線是俄羅斯對烏克蘭領土的佔領不被承認;烏克蘭國防軍不受任何限制;烏克蘭有權選擇未來的盟友,俄羅斯無權否決。

當然烏克蘭還可以劃很多條紅線,但問題的關鍵是,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不要指望從談判上獲得。特朗普多次講到,烏克蘭手裏沒有牌。當記者問特朗普,如果烏克蘭不接受「28點計劃」,怎麼辦?特朗普的回答也很直接,那就讓他們繼續打下去。

特朗普讓自己的心腹高調介入俄烏和談,包括讓他的女婿庫什納參與其中,說明特朗普是非常認真的。從目前形勢來看,在特朗普的斡旋和高壓之下,俄烏雙方實現短暫的有限停火是有可能的,但要達成全面的和平協議,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特朗普上台以後,加大了對俄羅斯石油公司、盧克石油公司的制裁,同時也允許烏克蘭使用美國陸軍戰術導彈系統打擊俄羅斯本土,烏也在利用無人機技術,向俄羅斯煉油廠發動猛烈的進攻,讓俄羅斯石油生產能力下降了17%以上,旨在把戰爭的痛苦進一步引進到俄羅斯普通民眾之中,從而給普京施加壓力。西方國家堅信,只要向烏克蘭提供更先進的武器、幫助烏克蘭實現對俄更精準的打擊,以及對俄羅斯進行更有效的經濟制裁,就有可能把普京的脆弱性轉變為走上談判的轉折點。

綜合多種因素分析,俄羅斯土地廣袤,具有戰略縱深,目前在戰場上具有很大的優勢。雖然俄經濟遭受了重創,但遠談不上崩潰的程度。與戰爭爆發之初時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極限制裁相比,俄面臨的最困難時期已經過去,整個國家已經適應了戰爭形勢,俄羅斯也實現了向戰爭經濟的轉型。俄羅斯對烏發動的特別軍事行動,並非一時興起,而是俄羅斯的國家利益剛性所決定的。俄羅斯作為雙頭鷹,有着天生的不安全感,俄烏關係遠非一般性的國家間關係,而是有着複雜的歷史淵源和民族感情的糾葛。無論是「28點計劃」,還是「19點計劃」,或是未來的幾條,烏克蘭不能成為對抗俄羅斯的前沿陣地,這是俄羅斯劃的底線,不將烏克蘭徹底非軍事化和中立化,就無法解決這場危機的根源,指望普京就此停手是不太現實的。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周品世界|俄烏停火沒那麼容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