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近日,日本內閣府發布經濟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下降0.4%,按年率計算降幅達1.8%,這是自2024年第一季度以來GDP再次出現負增長。當前,日本經濟面臨財政和貨幣政策兩難、經濟增長乏力、國際競爭力不足以及美國加徵關稅等多重困境。日本媒體和專家擔憂,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發表涉台錯誤言論,嚴重損害日中關係,將進一步衝擊本已面臨下行壓力的日本經濟,導致四季度經濟再現負增長。
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日本三季度貨物及服務貿易出口環比下降1.2%,進口因內需疲軟環比下降0.1%,外需對當季經濟增長的貢獻為負0.2個百分點。2025上半財年(4月至9月),日本對美國出口額已同比下降10.2%。10月份,日本對美國出口額又同比下降3.1%至1.75萬億日圓(1美元約合157日圓)。其中,汽車、半導體製造設備及醫藥品3個大類的降幅分別為7.5%、49.6%和30.8%。汽車出口額降幅有所縮小,但仍是導致日本對美出口額持續下降的最大因素。《日本經濟新聞》測算,僅關稅加徵一項,就已導致日本七大汽車製造商在2025上半財年合計損失1.5萬億日圓(約合96億美元),日產、萬事得、三菱汽車等車企上半財年已陷入虧損,行業龍頭豐田預計全年關稅損失將達1.45萬億日圓。
內需疲軟與物價高企形成的雙重壓力,進一步加劇日本經濟的下行壓力。日本厚生勞動省數據顯示,9月該國名義工資漲幅僅1.9%,而實際工資水平同比下降1.4%,工資增長遠不及物價上漲幅度,直接導致民眾可支配收入縮水。三季度日本個人消費環比僅微增0.1%,較二季度0.4%的增速大幅放緩,難以對經濟形成有效支撐。與此同時,物價上漲壓力持續發酵,10月日本核心通脹率升至3%,連續多月高於央行2%的目標。食品與能源價格的居高不下,使家庭收支平衡持續承壓。
小微企業的經營困境,成為日本經濟基本面承壓的一個縮影。東京商工調查公司數據顯示,10月日本全國破產企業數量達965家,同比增加6.2%,連續5個月同比上升並創下年內單月新高,其中員工不足10人的小微企業佔比約九成。該機構負責人表示,在原材料、運輸、人力成本全面上漲的背景下,日本多數小微企業缺乏成本轉嫁能力,只能被動承受經營壓力,最終陷入生存危機。據預測,日本全年破產企業數量可能繼去年之後再次突破1萬家。
高市早苗公然發表涉台錯誤言論,從根本上損害中日關係政治基礎,對雙方經貿交流合作帶來了嚴重負面影響。受中日關係惡化的憂慮情緒傳導,日本東京股市兩大股指連續多日下跌,對中國遊客消費依賴度較高的百貨、運輸、消費等板塊跌幅居前。日本SMBC日興證券公司近日的預測數據顯示,2025財年(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東證指數成分股公司的凈利潤總額將同比下降3.1%。
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會長筒井義信日前表示,非常擔憂包括人員交流在內的對華業務受到更大影響。日本經濟學家田代秀敏警告稱,「日本國內正面臨物價高漲、日圓持續貶值和經濟增長乏力的困境,第三季度又在美國關稅政策衝擊下再現GDP負增長。在此情況下,若日本不能與中國保持穩定的經濟聯繫,或將陷入嚴重的經濟衰退。」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