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最近兩星期,日本永田町(編者註:日本首相府及國會議事堂所在地)的空氣,明顯變得緊繃而浮躁。日本政界之所以如此騷動,原因再清楚不過:高市早苗在台灣問題上的「越線妄言」,以及她可能再次前往靖國神社參拜的小道消息。
「不該說的話,她偏偏說了」
高市之所以掀起波瀾,是因為她觸及了日本《安全保障相關法》的核心。2015年安倍晉三內閣為使該法得以通過,刻意維持美日集體自衛權範圍「不明說、不細講」的戰略性模糊。這種模糊所帶來的抑止效果,當時在政界被視為政治技術的結晶。不過,高市打破了這一切。
她以為坦率就是強硬,以為直白能取悅支持者,卻忘了安全保障的語言本身就是戰略的一部分。正如一位永田町的大佬級議員對記者所說:「不該說的話,她偏偏說了。」而日本前首相石破茂的公開批評,正是日本政界內部現實感受的縮影。
拜鬼將使日同鄰國關係惡化
在東京的政治圈內,另一項隱憂正在加速發酵——若高市選擇參拜靖國神社,將使日本同相關國家的外交關係緊張化再度升級。
因為靖國參拜絕非單純儀式,而是會被國際社會視為「日本如何面對自身歷史」的象徵性行為。一位日本資深外交官也曾對記者坦言:「若在安全保障強硬化的氛圍中再加上靖國神社,國際社會會毫無疑義地做出日本正在右傾的判斷。」這不只是中韓的反應問題,連美國與歐洲的政治圈層也會重新調整對日本的看法。
「少數熱情多數憂慮」 日社會現分裂
從東京街頭和日本媒體輿論調查結果能明顯看出,高市的強硬姿態在保守派與網路右翼圈中激起熱烈反響。然而,這並不代表全國民意就跟着歡呼。在更廣泛的日本社會中,「台海有事」仍被視為不容輕率談論的敏感議題。自衛隊退役人士之間也傳出不滿:「如此將事態明確化,只能讓自衛隊陷入無法動彈的困境。」
這種「少數熱情、多數憂慮」的分裂,在永田町內外形成鮮明反差。高市的發言,明顯加速了這種對立,且讓亞洲、歐洲、美國都感到某種程度的「疑惑與不安」。
台海局勢本身已經是敏感的高風險議題,在此時日本政治人物若公開介入,國際社會會將其視為一種「政策暴衝」(政策推動方式過於迅速、劇烈,如同車輛「暴衝」)。假若靖國神社問題同步發生,日本恐將被重新定義為:安全政策右傾化+歷史認識倒退。這將對其外交空間造成不可忽視的壓力。
這次事件,從日本政壇自身角度不難看出,高市的政治手法雖聲量高,但策略性明顯不足,因為她的言行破壞了原本具有戰略價值的曖昧空間,使日本國內輿論更加分裂,讓周邊國家與國際社會提高警戒,壓縮日本外交的操作彈性。這一切,都與她想展現的「強勢領導」背道而馳。
倘若她最終選擇踏入靖國神社,日本將面對更猛烈的國際社會批評風暴,整個事件的政治成本不會只由高市個人承擔,而會由整個日本共同付出。
(來源:香港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