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11月23日,第三屆「大公盃」三人籃球賽總決賽及頒獎典禮在沙田培僑書院舉行,近300名參賽學生、教練及各界來賓出席。本屆賽事規模創下歷史新高,在近250支參賽隊伍中,香港賽區三站初賽有192支隊伍激烈角逐,首次設立的廣東賽區吸引55支勁旅參與,是「全民全運」理念在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群體中的一次生動實踐。
本屆「大公盃」三人籃球賽由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作為指導單位,由《大公報》主辦。賽事首次增設廣東賽區,並於11月16日舉辦廣東賽區總決賽。香港區總決賽11月23日上午在培僑書院舉行,進入決賽的各支球隊奮力拚搏。U11男子組由南華會奪冠,Dream Chaser獲亞;女子組協恩小學奪冠,Super Children獲亞軍。U13男子組由樂動U13摘冠,英華YWCc獲亞;女子組協恩C獲冠軍,奮力獲亞。U15男子組由CLCT C奪冠,信義獲亞軍;女子組協恩封后,YWG獲亞。U19男子組由講隊稱王,可藝聰獲亞軍;女子組由協恩B獲冠,HK Girls獲亞軍。大專組男子賽事由華師獲冠,沙田IVE獲亞;女子組由CityU HK封后,HKU獲亞軍。協恩中小學包攬了女子組4個組別的冠軍。
23日下午在培僑書院還舉行了大灣區友誼賽,由金牛教練作為技術指導,廣東賽區優勝隊伍廣州新光一號隊與香港青少年運動員同場競技,結果廣州新光一號隊稱冠,香港金牛青訓隊獲亞軍。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大公報社長、香港文匯報社長李大宏在頒獎典禮上致辭表示,圓滿落幕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作為首次由粵港澳三地聯合承辦的全運會,不僅是「一國兩制」在體育領域的創新實踐,更是大灣區融合發展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本屆「大公盃」三人籃球賽與十五運幾乎同期在灣區舉辦,是「全民全運」理念在青少年群體中的生動落地,更是對全運會「以賽事促融合」核心精神的積極呼應。從珠江之畔到維港之濱,籃球運動正在成為跨越地域的共同語言。李大宏強調,作為深耕香港、服務國家的百年大報,大公報始終堅信體育是凝聚人心的紐帶,未來將繼續聯合社會各界,搭建更多優質的青年交流平台,讓體育賽事進一步成為灣區青年成長的「助推器」,成為灣區發展的「黏合劑」。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致辭時表示,他很高興出席第三屆「大公盃」三人籃球賽,並祝賀所有冠軍隊實至名歸,讚揚球員們展現了精湛球技與不屈不撓的體育精神。劉震指出,本屆賽事首次設立香港與廣東雙賽區,加強兩地體育交流,相信球員通過實戰能提升技術與團隊默契,進一步促進灣區合作。
劉震表示,在賽場上每一球都是球隊爭勝的關鍵,在選舉裏面,每一票同樣都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將會在12月7日舉行,他希望在座各位積極參與,鼓勵家人和朋友踴躍投票,攜手選出愛國愛港、有志有為的立法會議員,共同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香港。
劉震最後表示,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剛剛圓滿舉行,香港運動員獲得非常優秀的成績,在座的大家都是我們未來體育界的棟樑,希望你們更加珍惜將來不同的參賽機會,勇於爭勝,為香港取得更多的光輝。他在此亦期望運動員能延續全運會的精神,在體育的道路上迎難而上,追求卓越。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會長霍震霆致辭表示,第三屆「大公盃」三人籃球賽延續了第十五屆全運會的熱烈氛圍,展現了香港年輕一代的活力與潛力。他提到,現場觀賽時看到粵港澳三地隊伍通過友誼賽提升技術、增進情誼,是以體育促進融合的重要實踐。霍震霆強調,港協暨奧委會一貫支持各類體育賽事,相信體育既能強身健體,亦可培養團隊精神,「大公盃」三人籃球賽的粵港澳友誼賽對培養大灣區體育人才意義重大。他期待「大公盃」賽事越辦越好。
香港賽馬會內地事務部主管陳岳鵬在發言中提到,他十分高興代表香港賽馬會出席典禮,讓馬會有機會見證學生們的努力與拚搏。陳岳鵬提到,全運會首度由粵港澳聯合承辦,賽馬會榮幸支持相關活動,而「大公盃」不僅是賽事,更是青年交流技術、培養體育精神的平台,透過拓展至大灣區內地城市,促進兩地青年互動,展現灣區活力。他強調,賽馬會長期支持體育發展,幫助年輕人發掘潛能,並將繼續與社會各界合作,推廣正面價值觀。陳岳鵬亦回應劉震呼籲,表示一定會於12月7日立法會選舉中投票。
同時,大會在舉行頒獎典禮的現場,設置了12月7日立法會選舉的宣傳直幡,呼籲大家踴躍投票。
出席頒獎典禮的還有全國政協常委姚志勝,李寧品牌創始人、集團董事長李寧等各界人士,包括部分全國人大代表與全國政協委員。
本屆賽事由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培僑教育機構、創知中學、香港運動治療師總會共同協辦,獲香港賽馬會首席贊助,並與香港金牛籃球俱樂部達成戰略合作,同時得到李寧公司、嘉里集團、香港航空、香港海洋公園、中銀保險集團的贊助支持。
(點新聞記者張銳、朱家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