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從人工智能到醫學革命:港科大醫學院的戰略布局與國家使命

文/胡定旭

特區政府終於決定揀選香港科技大學來籌建香港的第三家醫學院。這可說是眾望所歸的決定。對此,筆者感到特別高興,不單純是因為公立醫院長期短缺醫生,急需生力軍,或是因為筆者一直支持由港科大來籌建新醫學院,而是因為這家新醫學院對香港及國家發展均甚具戰略意義,也可說是現屆特區政府對應國家「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以「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大幅提高」作為戰略目標的一大有力及有遠見的部署。

眾望所歸:科大憑頂尖實力與科研轉化能力脫穎而出

首先,為何說今次港科大勝出是眾望所歸?在競逐籌辦新醫學院的三家本地大學裏,港科大的世界排名多年來一直是三者之冠,在上月公布的最新「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榜中,港科大位居第58位,比對上一年躍升了8位,是本地大學裏進步幅度最大的一家。

更值得留意的是,港科大的科研成果轉化成績豐碩,其專利影響力指標在全中國大學排行第一,專利使用率更高達33%,跟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先進水準看齊。現時港科大擁有超過1800家初創公司,包括10家市值超越十億美元的「獨角獸」。換言之,特區政府若要推動創科發展,又怎可以讓港科大缺席呢!

筆者相信港科大科研轉化能力特別強,這是與港科大長期有科學家領軍有關。

現時,港科大便由兩位傑出科學家帶領前行。他們分別是港科大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教授和校長葉玉如教授。前者是人工智能專家,後者是世界知名的腦神經生物學家。如今政府獨具慧眼,授權他們兩位來為香港籌辦新醫學院,特別令人充滿期待,因為人工智能正掀起人類史上的第五次工業革命,並正席捲全球,勢必改寫各行各業的運作。香港的醫學界也需要迎接這個大潮,才能與時並進。而剛好科大的人工智能課程實力雄厚,在2025年QS世界大學排名榜中,科大位列全球17名,不但是香港之冠,也是全中國大學之首。如今香港新醫學院交由港科大來籌建,正是迎接這股大潮的最佳選擇。

時代機遇:擁抱人工智能浪潮 打造「創新型醫學院」

去年11月,人工智能巨擘黃仁勳在港科大「爐邊對談」上的一席話,很值得大家細想。當時作為主持人的科大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教授直接問黃仁勳:對科大構思中的新醫學院有何建議?黃仁勳認真地從自已在2018年世界科學計算大會「超級計算」的碰壁故事說起。他透露,當年他本想向與會者介紹人工智能,但卻遇到了很大的質疑。接着,他促請港科大留意,「你們的基礎專長在科技、計算機學和人工智能。這與世界上幾乎所有醫院的情況相反。它們是從一家醫院開始,現在才試圖將人工智能和技術融入其中。這通常會遇到對科技的懷疑和不信任。因此,你們有機會是歷來第一次從開始就擁抱科技,而且科技是可以演進的。你們了解科技的局限性,也了解它的潛力。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我希望你們能把握好這個機會。」

另一位重量級的科學家羅傑·大衛·科恩伯格(Roger David Kornberg)也認為由港科大來籌建新醫學院是最理想的安排,因為這所醫學院除了可以培訓更多醫生外,還可以成為一所能成就醫學發明的科研機構。這位生物化學家上月來港接受港科大名譽博士學位時指出:「我們對人體科學的認識不到百分之一。在港科大這樣的優秀大學進行醫學方面的科學探索,對於擴展這個領域的知識至關重要。試想像一下,在知識體系中若能增加這方面的內容,各種醫學的可能性會發生什麼變化。若說20世紀是物理科學的時代,那現時的21世紀便是生物科學的時代,特別是人體生物學。如今大家對醫學知識的追求及其應用已滲透到每一個領域。港科大大膽地成立一所新型的醫學院,將可確保科大在各領域的科研探索上,繼續走在最前沿的位置。」

戰略布局:破解人才瓶頸 發揮香港獨特優勢助力國家

簡而言之,伴隨着新醫學院在擅長科技創新的港科大校園裏誕生,香港從此會有了一個新機遇:利用科技,特別是人工智能,把香港醫療行業推上新高峰。作為一個普通香港市民,筆者當然渴望見到香港能盡快建成一所擁抱科技的醫學院,培養出新一代的醫生,既造福香港,也希望可以進而帶動內地醫院的全面革新。而且筆者亦認同黃仁勳的判斷:港科大有心及有能力興建一所擁抱科技的「創新型醫學院」!後者定能為香港醫學界迎接人工智能革命的到臨作出貢獻。日後的醫科畢業生即使不從事科研,他們都必須認識科技。情況就像今天的醫生已不能不認識電腦。這是筆者對新醫學院滿有期待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特區政府正面對嚴重財赤,但仍然願意拍板興建新醫學院值得一讚,也足以證明特區政府很有決心解決香港醫療人才瓶頸問題,和推動生命健康科技產業的發展。筆者相信這股決心來自特區政府看懂了香港在醫療發展的獨特優勢: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國家戰略體系下,香港同時兼備了「掌握國際醫學領域最新科研進展」、「擁有人口基數巨大的醫學需求」、「病例樣本人群眾多」的三大優勢,放眼全球都是極為少見的。

這三大優勢對國家提升病理研究、開發新藥、精準醫療等先進技術形成甚為有利的條件。筆者期待的新醫學院是一所兼備「人工智能+醫學教研」能力的國際醫療創新樞紐,既可對接世界頂尖醫學院和科研機構,又可與香港及內地的大型公立醫院合作聚焦疑難危重疾病診治與研究,在發病機理、診斷方法、治療技術和臨床方案等方面形成引領國內乃至國際的共識、指南、標準和規範。

遠景貢獻:建設全球頂尖醫學院 服務香港與國家戰略

筆者建議特區政府利用籌建第三間醫學院的契機,與中央相關部委商量從國家戰略高度出發,對標世界一流醫發展水平,發揮「兩制」之利,創新投融資和管理模式,支援香港建設培育比肩全球頂尖水準的醫學院,打造人工智能時代醫學創新研究全球性制高點,吸引和爭搶全球醫學精英,這對迅速提升國家醫學發展品質,掌握中美博弈主動權,爭取國際衞生健康領域話語權,都具有相當重要的戰略意義。

若能至此,不單行政長官李家超上任以來努力為香港擘畫的「健康和醫療創新中心」在望了,而且也會為「十五五」規劃建議中提出「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大幅提高」的戰略目標作出重要貢獻。短期而言,筆者希望港科大醫學院能以港大和中大醫學院為榜樣,在短時間裏,發展成一家在世界醫學院排名榜上位列前30位的頂尖學府,讓香港的醫學界傲視群雄、再創奇跡,為香港及國家的發展作出貢獻。

(作者為醫管局前主席)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來論|從人工智能到醫學革命:港科大醫學院的戰略布局與國家使命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