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第八屆立法會選舉將於12月7日舉行,距離選舉投票日僅有兩周多的時間,地區直選界別的候選人正馬不停蹄開展競選工作,以獲得選民支持。今屆20個議席的地區直選,共有51人報名,較上屆多16人。而上屆「3爭2」的九龍中選區,今屆選情最為激烈,變成「6爭2」。對於廣大選民而言,候選人的政綱及過往工作表現往往最重要,關乎其當選後能否真正有利當區發展。點新聞整理了九龍中選區6名候選人的政綱理念,以市民較為關注的交通、經濟及青年發展為重點,以方便選民了解每名候選人的政綱,投票選出賢能治港者。
九龍中地方選區共有6名候選人,分別是:1號李超宇、2號楊諾軒、3號楊永杰、4號李慧琼、5號丘燿誠、6號譚莉儀。
來自經民聯的1號候選人李超宇,為九龍城區現任區議員。經濟方面,他主張政府堅持「應使則使,應慳則慳」原則,並爭取設立子女教育免稅額、子女醫療保險免稅額等,以減輕家庭負擔;他支持政府放寬上市監管限制,吸引更多企業來港上市,增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青年發展方面,他建議政府設「創科大膽基金」以支持新興產業;積極引入國際級盛事,集中資源發展已具品牌效應的大型旗艦活動,以及打造低空觀光試點等,促進就業機會增長。
2號候選人楊諾軒現任黃大仙區的區議員,他認為,經濟方面要以鞏固九龍東作為香港第二核心商業區(CBD2)的定位為核心,支持啟德地下街等項目及簡約公屋後續配套規劃,支援小商戶與屋邨商場數碼化轉型。交通方面,他建議加快「東九龍過山線」延伸至慈雲山及竹園,同時優化九龍中與北都的跨區連接,並增建智能停車設施及戶外充電樁。青年發展方面,他建議活化空置校舍作為青年文創空間、社區活動場地等,強化職涯規劃、創業支援及大灣區交流實習,培育青年國際視野。
3號候選人、現任立法會議員楊永杰倡推「盛事經濟」與「寵物經濟」,打造啟德體育園為國際賽事及演唱會核心場地。交通方面,他建議興建第四條過海隧道並保留2元乘車優惠;爭取將「啟德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提速至2028年完工。青年發展方面,楊永杰建議深化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與海內外職專院校合作、推動產業導向課程、完善學徒制度與持續進修資助機制,鼓勵中學參與職專文憑課程及推行「一試多證」模式,提升教育與產業需求的匹配度。
4號候選人、來自民建聯的現任立法會議員李慧琼則提出「提振地區經濟」,整合啟德體育園、九龍海濱、郵輪碼頭、青年驛站、黃大仙廟及歷史建築物等,推動本區文體旅融合發展。交通方面,李慧琼爭取啟德輕軌及東九龍線加速落成;爭取啟德輕軌接駁至觀塘;東九龍線延至黃大仙(包括瓊富及慈雲山等地)。她表示要用好「一國兩制」優勢,鞏固提升香港獨特優勢,加快推動香港成為創科中心,讓產業多元化,令市民有更好的工作,生活得更好。
來自工聯會的5號候選人丘燿誠主張活化工廈為工貿區,並通過政商民合作提供優惠租金,支持青年文創產業發展,整合海濱、運動場館及古蹟等資源打造新旅遊文化區,以帶動經濟。至於交通問題,他爭取東九龍連接系統延至慈雲山、瓊富及竹園等地;建議優化當區醫院周邊交通安排,方便居民往返各醫院。丘燿誠倡導「告別劏房,由兒童開始」,建議有兒童的劏房家庭優先上樓或配給簡約公屋,並推動落實青年發展藍圖,增加海內外交流與實習機會。
6號候選人譚莉儀則強調推動向上流動,她提出在考試、入學、搵工等領域維護社會公平,確保向上流動的機會平等。至於交通設施,她力爭循環新能源小巴服務,改善公共交通接駁「最後一公里」問題。此外,譚莉儀提倡「優化稅務組合」,在「初生子女首2年26萬港元額外免稅額」基礎上,建議增加「非課稅家庭育兒現金補貼」,按免稅額的10%折算發放(約2.6萬港元/年);建議推出外傭開支扣稅,爭取僱用外籍家庭傭工的相關開支納入稅務扣除,減輕中產負擔。
(點新聞記者劉妍伶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