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想為環保出一分力,但覺得廚餘回收很麻煩?環境保護署正用方便又有趣的方法,讓回收廚餘「觸手可及」,不但幫清潔工友減輕負擔,還能夠善用資源,促進可持續發展!
政府自2021年大力推廣廚餘回收,每天運去堆填區的廚餘已經從3,437噸/日,降至去年的3,191噸/日,減少7%。其中,來自家中的廚餘更大幅減少14%。另一方面,回收來的廚餘量屢創新高。全港如今每天回收340噸廚餘,較2023年增長一倍。其中家居廚餘回收更是大躍進,從2023年每天只有7噸,增長到現在的每天130噸,增幅超過18倍。
大廈沒位置放回收桶?夜間流動點幫到你!
環境保護署高級環境保護主任(減廢及社區回收)唐樂勤介紹,環保署在全港已經設置了超過1,500個廚餘回收設施,遍布公共屋邨和私人屋苑。
然而,有些市民居住在單棟樓或者「三無」大廈,沒有空間放置固定回收桶,環保署便特地設立了大約250個公眾回收點,其中有104個是「夜間廚餘流動回收點」,每晚在民居和食肆附近運作,等市民收工後,都可以順手丟廚餘,慢慢養成習慣。
全新「廚餘回收車」試運行 親民設計好玩又好用
今年10月,環保署在港島中西區運行「廚餘回收車試驗計劃」,派出「廚餘回收車」,用親民又貼地的設計吸引大家在玩樂中學習回收。
唐樂勤介紹,廚餘回收車每晚6時半到10時半,會輪流停泊在中西區4個指定地點,配合大家收工、放學的時間。這四個地點分別是:半山區麥當勞道(近聚安樓):18時30分——19時15分;西營盤港鐵站C出口外:19時40分——20時25分;堅尼地城堅彌地城海旁(近明珠閣):20時45分——21時30分;堅尼地城堅彌地城新海旁(近嘉安大廈):21時45分——22時30分。
在廚餘車旁,有穿着制服的宣傳大使在場,親自引導市民如何在家中把廚餘分類。車上還會有屏幕播放教育片和主題曲,配合燈光效果,好似一個小型街頭表演,吸引過路小朋友一起玩住學。
唐樂勤表示,從計劃推出到現在,已經有超過1,600人次參與。環保署計劃未來安排回收車去新界、九龍等地區推廣,且會繼續加開「流動點」,務求讓市民更方便。
市民怎麼看?
點新聞記者在西營盤現場所見,很多街坊都對這輛廚餘車很有興趣,有些人專心聽工作人員講解,有些人就拿紀念品。剛下班的余先生親身來丟廚餘,他表示這輛車很好用,「我很appreciate(感激)有這輛車,令這一區很方便的可以丟廚餘,一出來地鐵站就見到,相對來說,這輛車停得越久,就可以讓越多街坊用到。」
住在太古城的林女士分享了她對回收廚餘的經驗和看法:「很多人如今都做回收,因為那些食物就這麼丟掉,很浪費而且很髒,你把它放進回收機,就好像覺得乾淨點,對環境衞生也好點。」
隨着回收網絡越來越完善,加上更多便民措施施行,預計廚餘回收量會繼續上升。環保署表示會持續檢討措施成效,幫大家一齊將「轉廢為寶」變得高效又輕鬆。
(點新聞記者周傾芫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