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11月16日,2025年北京市台生台青就業實習專場推介會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大廳舉行。本次活動以「同心築夢 共赴京彩」為主題,匯聚60餘家首都優質企業及單位,攜500餘個覆蓋多領域的就業實習崗位現場攬才,300餘名在京台灣學生與青年齊聚一堂,共洽發展機遇。
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姜國華指出,北大將持續發揮橋樑紐帶作用,依託北京「兩區」建設機遇,為港澳台學子搭建了解國家發展、融入首都建設、共享發展機遇的實踐平台。海淀區領導在致辭中表示,北京始終將台灣青年發展納入首都人才整體規劃,通過崗位開發、政策輔導、導師幫帶等舉措,為台青來京實習就業提供「一站式」通道。
海淀區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金鈞現場講解《香港澳門台灣居民在內地(大陸)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着重介紹了台青關心的參保流程、個人賬戶返還等有關注意事項。他指出,用人單位依法聘用台灣居民後,可持其台灣居民居住證直接通過網申平台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居住證號碼即為社會保障號碼,流程與大陸居民一致,無需再到現場辦理。同時,台灣同胞參保後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繳費標準與大陸居民相同。
「台灣青年一旦選擇留下來,對工作的態度還是很堅韌的,是非常能夠堅持把工作做好的年輕人。」91科技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許澤瑋對台青的職業素養給予高度評價。他提到,公司深耕新媒體業務,對文化敏銳度要求頗高,而台青對於很多傳統文化的理解很豐富,在文化領域挺有競爭力。
北京大學生物力學與醫學工程專業台生賴同學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大陸細胞工程技術進步迅速,是相關產業發展的「藍海」,不僅就業機會多,個人成長也會很快,因此自己計劃畢業後留在大陸發展。中國傳媒大學台生高同學則告訴記者,自己希望入職大陸網絡視聽平台,做出更多內容有趣、受眾面廣的綜藝節目,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推介會現場氣氛熱烈,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生物醫藥、文化創意、法律服務等熱門領域的用人單位紛紛設立諮詢展位,與台青開展面對面深度交流。不少企業在現場向心儀學子發出實習邀請,達成初步合作意向。據悉,北京市相關部門將持續聯合高校、產業園區及用人單位,常態化開展專場招聘、產業參訪、職業培訓等系列活動,為台青融入北京高質量發展大局持續搭建平台、注入動能。
(點新聞記者蘇雨潤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