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由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香港孔子學院合辦、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支持的「全球孔子學院香江論壇」今日(17日)於理大校園圓滿舉行。作為「理大中華文化節」重要活動之一,論壇以「數智融合・文化互鑒——共探孔院合作新機遇」為主題,來自69個國家和地區、79所孔子學院共150位代表齊聚香江,連同理大管理層及師生,共同探索數智時代國際中文教育路徑,攜手推動全球孔院協同發展。
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致歡迎辭時表示,國家主席習近平高度重視國際中文教育,強調堅持守正創新,加強聯通融合,凝聚各方共識。理大很榮幸與全球孔院代表共聚一堂,探討孔院合作的新機遇,教育與科技融合的潛能,以及國際中文教育的創新發展路徑。他指出,香港擁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能充分發揮「內聯外通」的橋樑作用,可擔當「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理大和香港孔子學院願繼續擔當聯繫全球孔院的橋樑,促進合作,攜手推動中外文化交流,弘揚中華文化,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
林大輝強調,理大致力培育具備家國情懷和全球視野的人才為己任,能造福社會和貢獻國家。為此,大學要求每一位學生必需修讀中國歷史與文化有關課程。理大每年舉辦「理大中華文化節」,今天的論壇正是文化節的重要活動之一。
活動啟動禮上,香港孔子學院院長盧峭梅宣讀《數智賦能・融通互鑒——全球孔子學院香江論壇香港宣言》。宣言內容聚焦四大方向:包括推動數字化與智能化技術融合於孔院教學、文化傳播及生態建設,切實踐行「促進民心相通」的使命;開發多語種、多場景的數字化教學資源,提供高質量、個性化的中文教育服務,打造「隨時可教、隨地可學」的創新智能學習模式;運用沉浸式技術活化中華文化元素,搭建數字交流平台,推動中外文化雙向互鑒;及建立合作機制,加強跨國、跨區域協作,攜手共建全球孔子學院數智共同體。
活動還設有多場主題演講及平行論壇,匯聚跨界智慧。其中,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從文化傳播角度,分享新時代國際文化傳播工作的新思維;理大副校長(教學)曹建農聚焦教育創新,探討人工智能(AI)時代的教育轉型;理大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計算機及數學科學學院副院長(環球事務)及電子計算學系教授楊紅霞,則以融合驅動的AI創新框架,尋求突破。
作為國家境內第一所孔子學院,以及香港唯一的孔子學院,理大香港孔子學院自2006年成立以來,為不同人士提供學習漢語、認識中國國情及歷史文化、風俗、社會潮流的機會;同時在中國研究的學術及教學上溝通中外,拓展國際漢學研究,並成為世界青年漢學家的研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