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術
12月7日是立法會換屆選舉投票日,大約還有三星期時間,隨着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各界別的選情亦漸見激烈,過去幾日所有地區直選選舉論壇已經完成,除了闡述理念、政綱,部分地區的選舉論壇更擦出火花,候選人之間認真激辯。到昨日(16日),選舉委員會界別選舉論壇舉行,50名候選人全數出席論壇,政綱涵蓋經濟、創科、住屋、安老、愛國教育以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等範疇,不同的候選人都在論壇上宣傳理念,既令今次選舉更加精彩,也為香港未來發展貢獻智慧。
在昨日的選委會界別論壇上,筆者大部分時間都在看直播,雖然候選人為數眾多,但不同的候選人各有特色、各有專長,都在其專業範疇內,點出香港未來應有的發展方向。例如,有人以法律專業、教育專業或科技專業作招徠,表明要善用其專業背景,在立法會內推動政策,以至是利用香港的教育樞紐能力,傳承華夏文化,對外講好中國精彩故事。
在云云的政綱介紹當中,筆者留意到一組特別的關鍵詞,就是「融入」,至少5至6名候選人都提到,要助力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其中就有候選人提到,國家「十五五」規劃為香港帶來重大機遇,香港理應要主動對接國家規劃,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一些有法律專業背景的候選人,則明言要推動大灣區對接北部都會區專屬法例,並培育國際化法律專才以鞏固香港國際商業樞紐地位。
對於立法會選委會界別,筆者認為就如愛國者精英的匯聚點,來自不同專業的候選人/現任立法會議員,能以超越地區/功能界別的視角,在審議政府法案、預算以至提出倡議時,貢獻出特別而重要的專業智慧。綜觀昨日整個選委會界別選舉論壇,不同的候選人真知灼見,雖然關注點以及倡議有所不同,但一個相同的路向,就是為了香港未來有更好發展。
在之前的文章,筆者已經分析過,今屆立法會選舉候選人至少有五大亮點,包括愛國愛港立場堅定、候選人年輕化、背景多元、理性議政以及專注為民,昨日再看選委會界別的選舉論壇,筆者還看到今屆立法會選舉候選人第六個亮點,就是視野廣闊!不少候選人雖然立足香港,但有足夠的國家、國際視野,看到香港未來機遇所在,亦能在複雜的國際環境當中,點出了香港如何提升國際中心地位,為未來發展打下更穩固的基礎。
近期,關於立法會選舉的討論逐步升溫,絕大部分聲音支持立法會選舉,但有個別破壞聲音試圖煽動他人「抵制」選舉,筆者須再指出,任何破壞公平選舉的言行,都有可能觸犯法例,隨時要負上刑責。一場讓廣大市民參與其中的選舉,市民的公民責任,就是為自己、為社區也為香港選出賢能,讓他們在立法會為市民審議法案、預算等;現時特區政府、各大政團、各候選人已經全力為選舉或為自己宣傳,為了社會有更好未來,我們不能浪費手中一票,12月7日,選出最適合自己的代表,讓他們代表我們履行立法職責,推動香港將來有更大發展,繼續拚經濟、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