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興隆
香港第八屆立法會選舉即將於12月7日舉行,特區政府自近日起接連舉辦39場「愛國者同心治港」選舉論壇,為新一屆立法會選舉營造理性、務實的討論氛圍。連場論壇所見,候選人準備充分,選民參與踴躍,展現出香港選舉文化邁向成熟、理性比拚的積極態勢。
選舉論壇作為候選人闡述政綱、選民了解參選人的重要平台,其意義不僅在於程序上的安排,更在於構建一個公開、透明的政策辯論空間。現場不少選民在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論壇中各候選人就不同社區議題發表詳細見解,展現出致力為社區做實事的決心。這種務實的態度,正是「愛國者治港」原則下立法會議員應有的素質。選舉不是空洞的口號競賽,而是關乎香港未來治理效能的具體方案比拚。候選人能否提出切實可行的政策主張,選民能否基於理性判斷作出選擇,直接影響新一屆立法會的議政質量。
從現場選民反饋可見,青年群體對此次選舉表現出高度關注。有首次參與論壇的年輕選民形容現場氣氛熱烈,對候選人展現出的經驗與能力印象深刻。這種親身參與的政治體驗,有助於培養青年人的公民意識與社會責任感。另有年輕選民提到,自己已到生育年齡,對青年生育議題有諸多考量,但社會上相關討論較少,期望候選人能舉辦更多活動幫助青年了解政策。這反映出年輕一代的訴求正從抽象理念轉向具體的生活關切,他們期待立法會議員不僅是民意代表,更是政策信息的傳遞者與解讀者。
理性選舉對香港治理發展的重要性在於,它確立了以能力和政綱為導向的選拔標準。當候選人必須在公開場合接受選民質詢,當不同政見在同一平台上公平競爭,選民才能作出真正符合香港整體利益的選擇。這種機制設計避免了政治空轉,促使參選人將精力集中於解決實際問題上。之前數場地方選區論壇的良好開端,為後續論壇定下務實基調。選舉論壇的連續舉辦,實質上是在香港社會重建政治參與的正常化場景。在「愛國者治港」原則下,選舉排除了反中亂港勢力的干擾,回歸選賢與能的本質功能。候選人無需再進行無謂的政治立場攻防,而可專注於政策細節的打磨與民生議題的破解。這種轉變有利於提升良政善治水平,使立法會真正成為協助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推動香港發展的建設性力量。
距離投票日僅餘數周,候選人團隊當認真聆聽選民呼聲,將論壇上的承諾轉化為落區行動。青年選民期待更多溝通渠道,市民盼望更務實的社區服務,這些期望都是新一屆立法會議員施政的重要參考。選舉的意義不僅在於選出議席歸屬,更在於通過選舉過程凝聚社會共識,明確施政重點。當候選人以理性態度比拚政綱,選民以理性標準衡量表現,香港的政治生態便能持續優化,「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也才能得到充分彰顯。這場選舉論壇展現出的良性互動,正是香港邁向更好明天的扎實一步。
(作者為北區區議員、註冊社工、香港龍華青年總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