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美政府停擺後遺症發作 美股為何遭遇全線暴跌?

【點新聞報道】隔夜華爾街股市遭遇重挫,投資者情緒受到通脹擔憂和美聯儲降息預期降溫的雙重打擊。當地時間13日,美國三大股指均呈現大幅下跌,創下今年10月10日以來最大跌幅。

在主要的美國股票指數中,納斯達克100指數表現最差,下跌2%。標普500指數收盤下跌1.7%,受到信息技術和消費非必需品板塊的拖累,跌幅幾乎是上漲股票數量的三倍。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同樣下跌1.7%,創下近一個月的最差表現。

科技股成為此次拋售的重災區,英偉達股價大跌3.58%,蘋果跌0.19%,微軟跌1.54%,谷歌跌2.89%,亞馬遜跌2.71%。值得注意的是,英偉達單日市值蒸發約168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萬億元)。在數字資產領域,比特幣周四跌至98,072美元,創下六個月新低。儘管近期多隻加密ETF獲得批准,但自上月連環清算事件後,比特幣仍多次回調。

大跌原因:降息預期降溫

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12日簽署國會通過的一項聯邦政府臨時撥款法案,結束了持續43天的政府停擺。然而,政府停擺期間,許多重要經濟數據未能如期發布,白宮周三表示,關於10月份通脹和勞動力市場的兩份重要報告可能永遠不會發布。

此外,由於部分美聯儲官員鷹派言論增多,投資者對美聯儲12月降息的押注明顯減少。克利夫蘭聯儲行長哈馬克表示,由於美國通脹依然頑固,除非經濟出現重大變化,否則她不支持進一步降息。目前,市場對美聯儲12月降息的概率由上周的65%驟降至約50%。

市場的焦點在於投資者對通脹的擔憂以及美聯儲決策者對美國經濟健康狀況的不同看法,導致12月降息的預期降至接近50%。根據芝商所的FedWatch工具,交易員預計美聯儲12月降息25個基點的可能性約為47%,低於上周的70%。

與此同時,市場對美聯儲官員們在調整利率問題上的分歧表現得愈發明顯。上個月,美聯儲連續第二次將利率下調25個基點後,主席鮑威爾表示,再次降息並非「板上釘釘」的事,這種不確定性為市場帶來了額外陰影。

高成長型股票受創

高成長型股票在此次拋售中首當其衝,其跌幅達到了自4月以來的最大值。這一類股票曾在年初的市場行情中表現得尤為強勁,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關注。其「動量策略」側重於買入近期表現優異的股票,同時做空表現不佳的股票,其中,很多上漲股票與人工智能相關,曾在市場對科技股的熱情中估值大幅上升。

美國銀行旗下的高增長股票組合在周四下跌了4.7%,這是自4月特朗普發出關稅威脅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天。該組合在周一之前已從4月的低點反彈高達63%。

JonesTrading首席市場策略師Michael O'Rourke分析指出,高增長型股票一般是成長型股票,因為它們通常受益於利率降低所帶來的估值提升。然而,如果利率下降的速度低於投資者的預期,則這種重新調整可能迫使投資者拋售股票,進而降低市盈率倍數,以適應新的市場預期。

流動性隱憂與機構拋售

除了利率預期的變化,流動性問題也浮出水面。漫長的政府停擺推遲了本應提振流動性的聯邦支出,同時美債發行量的增加又從短期市場抽走了現金。這導致銀行體系中的資金減少,市場流動性收緊,可能刺激市場波動,並削弱美聯儲控制利率的能力。

美國銀行最新的客戶資金流向報告顯示,機構客戶如對沖基金自2025年初以來已成為股票和ETF的凈賣方,拋售規模超過670億美元。這樣的市場背景使得投資者更加謹慎,尤其是在美聯儲即將召開會議之際。

在多方因素交織下,市場正在重新評估未來的收益率路徑與資產定價。對於科技股等高估值股票來說,利率環境的任何變化都有可能引發劇烈的市場波動。

華爾街的投資者們正處於「防禦性」的情緒中,市場急需穩定的經濟數據來恢復信心。分析師表示,儘管政府停擺已經結束,接下來的幾周可能會因為經濟數據的發布而出現波動。這一系列挑戰無疑將為股市增添更多不確定性,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

正如BMO私募財富首席市場策略師Carol Schleif所說:「儘管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政府停擺已經結束,但這仍對市場造成了波動,未來幾周可能會出現更多波動。」

(點新聞記者葉紫翎整理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解讀|美政府停擺後遺症發作 美股為何遭遇全線暴跌?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