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興銀
立法會選舉提名期結束,特區政府舉辦的合共39場選舉論壇已於11月11日開鑼,社會各界的選舉氣氛亦逐步升溫。推動更多選民出來投票,包括青年、首投族、少數族裔等群體在12月7日投下神聖的一票,對香港實現良政善治至關重要。
立法會換屆選舉尚餘不足一個月,特區政府多位司局長通過落區、與持份者座談以及拍攝創意短片等形式,動員各界通過多元渠道宣傳,就是讓香港近414萬選民認識到立法會選舉的重要性,在12月7日踴躍投票,還要提醒親朋好友一起投票,「一個都不能少!」
在動員選民投票方面,青年和首次登記成為選民的「首投族」的角色亦至關重要。青年是香港的未來和希望,政府一直十分重視青年發展,致力協助青年解決「四業」方面的困難,讓年輕一代看到曙光和向上流動的機會。立法會制定通過的多項法例與青年發展密切相關,通過選舉產生的立法會議員,將代表青年等不同界別和市民的利益,推動青年等界別發展得更好。因此,青年更要履行公民責任,提醒親朋好友一起投票,「一個都不能少!」
事實上,不少青年亦是「首投族」。有剛從浸會大學畢業的港青就直言,今屆政府和立法會十分重視青年發展,住屋不夠就推出青年宿舍,青年需要實習或交流機會就推出各類實習計劃。有來港十年的「港漂」表示,以前很羨慕有投票權的市民,現在作為「首投族」亦充滿期待。也有不少家長表示,投票日會帶小朋友去票站,讓還沒有投票權的孩子親身接觸選舉,慢慢了解選舉的重要意義。他們共同的話語就是,「作為市民,不要覺得自己手上的票很渺小。投票不只是為自己,而是為香港,投出未來一票。」
為了幫助青年和「首投族」認識選舉的重要意義,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組織各式各樣的宣傳活動,民青局副局長梁宏正和青年專員陳瑞緯還去到多間青年宿舍,「洗樓」式宣傳立法會選舉,向宿生派傳單,呼籲大家盡公民責任。在此過程中,多位首次成為選民的「首投族」就直言,會積極響應,了解候選人政綱,再投下神聖一票。
除了青年和「首投族」,少數族裔也是香港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2021年人口普查的數據,香港共有約62萬名少數族裔人士,佔總人口的8.4%。其中,來自菲律賓和印尼的族群最多,而撇除外籍家庭傭工後,少數族裔人士超過30萬人,佔總人口的4.1%。由於少數族裔群體有一傳十、十傳百的文化,因此做好相關的選舉宣傳工作至關重要。民青局局長麥美娟日前就探訪了位於葵涌的LINK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並以烏爾都語呼籲身為選民的職員與少數族裔人士在12月7日踴躍投票。這無疑拉近了與少數族裔選民的距離。
在香港,許多少數族裔家庭都有剛來香港的婦女,她們因語言、宗教等文化不同常留在家,難以融入社會發揮價值,因此政府亦持續推動共融政策。近年來,香港積極推動穆斯林友善措施,已獲評為「最具潛力穆斯林友善旅遊目的地」。類似的舉措,有助推動少數族裔人士融入社會,將香港當成他們的家。
有不少少數族裔人士就表示,在香港工作、生活多年,親身見證了這座城市的開放、多元與包容。他們的想法就是,「我們會投票,因為這是我們的家。」不少人士期待新一屆立法會議員能繼續推動多元共融政策,包括推出更多清真認證的餐廳等,讓少數族裔也能在香港生活得越來越好。
參與投票是行使公民權利和責任,親身參與投票選出賢能的立法會議員,有助讓社會變得更好。這一樸素的理念和認知要向青年、首投族及少數族裔人士清晰傳達,同時讓他們發動身邊的親朋好友,在12月7日踴躍投票,共創香港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