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久慧
近日爆出的「朗賢峯獨霸何文田A出站牌」事件令全城嘩然,其中涉及的地產與車務利益衝突、現有法例不足、官員監督問責,值得全面審視檢討。
港鐵拿公共資源為自家豪宅樓盤「打Call」?
事緣何文田站上蓋的港鐵自家豪宅樓盤「朗賢峯」正在銷售中,近日市民突然發現港鐵將何文田站A出口的指示牌,由原本標示「愛民邨/何文田邨」更改為僅標示「朗賢峯」。媒體廣泛報道後,引發社會輿論反彈。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轟港鐵「離晒大譜」,另一立法會議員張欣宇亦批港鐵改名之舉不妥當不合理。事件發酵後,港鐵於昨日(11日)早上,終結「朗賢峯」獨霸何文田站A出口懸掛之指示牌的情況,改為「何文田邨/愛民邨/朗賢峯」。
事實上,今年6月啟用的何文田站A4出口,本身已經是港鐵樓盤「朗賢峯」的住戶專享出口,無住戶證者根本無法使用,該出口更設有專屬升降機直達樓盤大堂,換言之,港鐵為「朗賢峯」住戶,獨家提供颳風下雨都不會沾到一滴雨的「一步到家」便利。
現在港鐵明顯得寸進尺,讓「朗賢峯」從「獨霸A4」升級至「獨霸A出口」,敢問港鐵,下一步是否打算連何文田站都要改名?
「地產先行」涉明顯利益衝突 現有法例監管真空
見微知著,這次事件顯示港鐵在處理車務業務及地產項目之間出現失衡,側重讓港鐵樓盤住戶享有特權,剝奪了市民使用何文田站時獲取出站口資訊的權利!
大家不要忘記,港鐵是公營機構,香港法例第556章《香港鐵路條例》第II部規管了港鐵專營權的批予、延續及限制,卻完全未着墨於規管港鐵的地產利益,堪稱嚴重法律缺失。據「朗賢峯」售樓網站所聲明,港鐵是「朗賢峯」這個住宅物業的法律上的擁有人或實益擁有人。現有法例監管真空,令港鐵這一掛鈎龐大地產利潤的鐵路地產巨企缺乏官方監管,若僅靠議員及公眾監察,情況絕不理想。
法例提及「運輸及物流局局長」多達72次 責無旁貸
再細看《香港鐵路條例》,主要監管港鐵營運的政府部門是運輸及物流局,該法例中出現「運輸及物流局局長」多達72次,可見其為主要問責人。對於與車務相關的港鐵站指示牌問題,當局責無旁貸,應以廣大市民權益為依歸。是否應設立命名準則,是否應要求港鐵就倉促改名提交報告,是否應定期設專人巡查標誌牌?
須知這次「朗賢峯事件」乃市民自發舉報監督,惟香港奉行「鐵路為先」的政策,未來港鐵站只會越來越多,港鐵自家新樓盤更會陸續有來,如何妥善保障市民,特別是弱勢視障傷健民眾在港鐵擅自改動出站牌後獲得準確出站口資訊,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
港鐵屬單一雙壟斷 須及早分拆並全面制衡
自從沒了九鐵,香港已經再無準則去比較並評定港鐵的各項表現。以前,九鐵與港鐵服務的地區雖不盡相同,但仍極具互相參照價值,例如可對比九鐵是如何處理出站牌,會否出現「地產先行」的鬧劇。
對於港鐵回覆交諮會交通投訴組,稱何文田A出口的指示牌空間有限,未能盡錄所有資料,卻旋即被熱心市民打臉,指出對比其他港鐵站,例如「天璽·天mall」啟用時,啟德站B2出口的指示牌由原本「雙子匯1期」改為「雙子匯1期(崇光百貨)/天璽·天mall」,足見港鐵所指「指示牌空間有限」難以成立。
總括而言,港鐵不僅是單一寡頭的鐵路專營權公司,亦同時坐擁鐵路上蓋無數地產利益,堪稱「雙壟斷」。展望未來北都重要交通命脈「北環綫」項目同樣由港鐵負責,若不能及早節制港鐵對地產業務的側重,繼續容忍關係全民的公共交通與龐大地產收益糾纏不清,絕非香港之福!
「朗賢峯獨霸何文田A出站牌」事件顯示分拆港鐵車務業務及地產項目,刻不容緩,期盼新一屆立法會改革沉痾,破除利益固化藩籬!
(本文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