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港校教育展月底舉行 AI教學成焦點

第三屆「(大灣區)香港學校教育展」將於本月底舉行,吸引超過300所學校參展,為家長及學生提供第一手升學資訊。(香港文匯報記者攝)

【點新聞報道】隨着香港學齡人口持續下降,開拓優質生源已成為維繫香港教育生態健康發展的關鍵。由香港津貼中學議會、津貼小學議會、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及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四大議會合辦的第三屆「(大灣區)香港學校教育展」將於本月底舉行,吸引超過300所學校參展,為家長及學生提供第一手升學資訊,協助他們全面了解香港學制、學校特色及升學途徑。今屆教育展特別聚焦人工智能(AI)在教學上的應用,活動免費開放予公眾,設有模擬課堂、升學面試與筆試環節,更新增中、小學籃球邀請賽,藉運動促進兩地交流。

是次教育展將於本月28至30日假座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籌委會主席、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校長張作芳表示,今年場館規模由兩個擴增至三個,參展學校數目創新高,包括九個以辦學團體名義參展,涵蓋幼稚園、小學、中學及高等院校,大專院校參展數目增至9間。她期望,藉活動提升香港學校在大灣區及內地的品牌形象與定位,讓更多家長認識香港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及多元化,預計參觀人數將突破五萬。

現場設面試筆試區

為配合特區政府積極推動AI融入教學,今年教育展設有多項與AI相關的活動。張作芳透露,大會邀請多位專家分享「讓孩子用智慧學習、成就更好未來」及「未來職業:2030年你的孩子需要哪些技能」等主題,教大家如何善用AI提升學習成效、培養數碼素養。去年新增的網上報名平台廣受家長歡迎,透過該平台報名的家長達8000人,今年主辦方將繼續利用微信小程序「港校圈」提供VR虛擬預覽學校及校園資訊,並設學校面試區及筆試區,方便家長與學校即場交流。

大會又設有多場模擬課堂,供內地學生預先報名體驗,三天展期每日約安排16堂課,涉及逾千個體驗名額,現已幾近額滿。課堂由參展學校老師親自設計及授課,今年大部分課堂主題圍繞英語及AI,讓內地學生親身體驗港式教學。

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名譽主席、寶覺小學校長鍾麗金表示,家長普遍關心國際成績認證、教學語言、課外活動及學制銜接等問題。她認為大灣區內地城巿的家長對香港學制相對熟悉,會深入查詢中學派位等細節,而其他地區家長則需從基礎認識香港學校類型、學費差異及校本課程特色。針對內地新生適應問題,兩位小學校長均強調,學校普遍設有語言銜接課程,協助學生適應新環境,學校亦會按學生需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提供支援。

多位校長:入學評核不會因學生背景有異

被問及入學考核會否接受簡體字,英華書院校長陳狄安及多位校長均表示,所有入學評核均採用統一標準,筆試卷面均是用同一套試卷,確保評核公平公正,不會因學生背景而有所差異,始終堅持擇優錄取,讓不同背景的優秀學生均有公平升學機會。

九龍真光中學校長李伊瑩強調,香港教育體系多元開放,教育資源豐富,每所學校的基礎資源質量皆優越,師資力量尤為突出,真正實現「兩文三語」教學環境,既保留中華文化精髓,亦具國際化視野,所有學校對世界各地學生來港升學一直保持歡迎開放,並笑言香港絕對是不容忽視的優質選擇,值得認真考慮。

(來源:香港文匯報)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灣區港校教育展月底舉行 AI教學成焦點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