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美國國會參議院周一(10日)晚上以60票贊成、40票反對的投票結果,正式通過兩黨臨時預算協議。截至協議通過,美國聯邦政府已停擺持續41天,創下歷來停擺時間最長紀錄。共和黨人以下月表決是否延長即將到期的《平價醫療法案》為條件,換取部分中間派民主黨人倒戈,法案預計最快當地時間周三在眾議院表決,再交由總統特朗普簽署,聯邦政府最快有機會本周恢復運作。
共和黨人在周日臨時會議上,已與部分民主黨參議員達成共識,包括恢復自10月1日聯邦政府停擺起,一直中斷的各間聯邦機構資金。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圖恩承諾,參議院會在下月表決是否延長即將到期的《平價醫療法案》,以此換取民主黨參議員支持政府開門,但共和黨並未承諾一定會表決通過該法案,也沒有保證法案所涉醫療補貼還會繼續發放。
依照正式協議,聯邦政府會依照現有水平,為多數聯邦機構提供資金至明年1月30日,並提供整個財年的經費供國會運作。眾議院自今年9月中休會,多名眾議員料未來數天內回到首都華盛頓投票。共和黨籍眾議院議長約翰遜已要求所有眾議員盡快返回,以便安排投票。預計如果一切順利,聯邦政府最快本周末前能重開。
美媒指出,國會每年按慣例需通過12項撥款預算,但參議院周一晚通過的協議,僅包含3項年度撥款預算,意味還有9項預算沒有敲定。在臨時撥款法案生效期間,兩黨仍需繼續磋商完整的年度預算案條款細節,意味到明年1月底,聯邦政府或再次面臨停擺危機。
特朗普在社媒上宣稱,他認為共和黨以延後表決《平價醫療法案》,換取聯邦政府能夠結束停擺,是非常好的一筆交易,「我們得到了足夠民主黨議員支持,政府停擺實在可悲,我們很快就會重啟其運作。」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坦言,他無法誠心支持這項協議,強調民主黨人不會放棄爭取《平價醫療法案》延長。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