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沛賢
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打擊非法勞工,如近日入境處拘捕的19名以內地訪客身份來港從事裝修的黑工和2名僱主,其中12名非法勞工日收數百元在佐敦一個裝修中的商廈單位同樣被捕。最近拘捕的黑工行業亦包化妝師、攝影師、建築地盤工人及餐廳從業員等,反映非法勞工情況在各行各業一直存在,特區政府除了繼續加強打擊外,亦要做好宣傳教育的工作。
根據入境處數據,2025年首8個月共拘捕869名非法勞工,其中近六成為內地居民。近年發生多宗黑工事件,更顯示問題已深入社區。政府積極發展新界地區,無論公營房屋還是私人住宅都將有多個屋苑住宅在新界區相繼落成,不少食肆即將進駐,住宅亦陸續入伙。若黑工情況持續,對推動原區就業有頗大影響,尤其是基層職位如建造業、裝修、餐飲業等失業率最高的行業,黑工問題將影響當區居民就業,並為社區治安帶來不良影響,期望部門加強協作,從源頭打擊非法勞工活動。
就此,入境處及勞工處應強化執法巡查,包括在各區開展專項行動,針對裝修工地、食肆等黑工黑點加強突擊巡查,增加「放蛇」行動,打擊透過社交平台宣傳的虛假跨境就業服務,收集相關情報,平台下架違規帖文,從源頭遏止招攬行為,維護本地勞動市場的秩序。其次,政府應完善舉報機制,現時政府已設立網上舉報逾期逗留或聘用非法勞工等有關違反入境條例罪行,以及在新一份《施政報告》宣布成立舉報非法勞工專線,筆者建議應在各區設立匿名黑工舉報熱線,鼓勵居民及物業管理公司舉報,以最快速度堵截黑工,建立社區監察網絡,加強信息互通。
另一方面,政府應推行行業防範措施,加強區內裝修公司、清潔公司、平台外送公司、網約車公司、食肆及工場等機構宣傳,教育市民及行業若以商務簽注或「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訪港的內地旅客,在香港的身份均為訪客。一般而言,訪客不得在香港從事有薪或無薪的工作。從事非法工作屬嚴重罪行,非法勞工、僱主,以及協助和教唆他人從事非法工作的人士均會根據《入境條例》被檢控。對於違規者,應施以罰款或取消輸入外勞配額的處分,以維護政策的公平性與有效性。
(作者為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會董、社區社會及個人服務業新界西總工會副理事長、屯門區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