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近日,香港金融科技周與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相繼在港舉行,全球政要、金融領袖齊聚,亞洲市場憑獨特優勢吸引全球目光。
對於國際金融機構和領袖紛紛唱好亞洲市場的現象,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全球治理觀察員敦志剛表示,當前全球經濟就像遭遇風高浪急的天氣,歐美應對高通脹、高債務。而亞洲,尤其是中國擁有巨大內需市場和完善產業鏈。同時,亞洲在金融科技領域實現換道超車,且區域穩定性與合作前景獲廣泛認可。
敦志剛指出,亞洲新興經濟體平均增速長期保持在5%左右,遠高於歐美發達國家,龐大人口紅利、快速城市化和崛起的消費群體,為企業提供巨大市場空間。此外,亞洲在數字經濟和綠色轉型方面表現突出,5G、人工智能、電子商務普及應用領先全球。
談及內地和香港市場脫穎而出的優勢,前券商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表示,中國經濟今年5%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獨佔鰲頭,且在結構轉型、創新、產業升級等方面具備趨勢性,反內卷、鼓勵內循環和雙循環等戰略成效良好。
今年香港資本市場表現亮眼。李大霄認為,其根本動力來自一系列市場刺激與改進措施提升了股市效率,改革影響效率的流程程序。此外,中概股回歸、H股加盟、紅籌股及香港本地股四股力量共同作用,實現港股多元化與深度提升,且全球頂級投行高度聚集。
談及香港市場向好態勢的可持續性,敦志剛表示,短期來看,隨着相關政策落地和美聯儲加息周期見頂、逐漸降息,香港市場流動性環境將繼續改善。從中期而言,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擴容、數字貨幣試點推廣,將帶來新增長點。
關於香港在虛擬資產、金融科技等領域的規劃及「金融科技2030」願景,香港科技大學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長唐博認為,這是極具前瞻性和戰略必要性的決策。一方面以創新提升金融體系韌性,通過金融科技加固國際金融中心基礎,「金融科技2030」聚焦數據、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基礎設施,打造更穩健高效的金融系統。另一方面,穩定幣條例落地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監管框架完善,向全球傳遞安全合規前提下鼓勵創新的信號。
唐博進一步指出,香港在相關領域已形成「生態繁榮、巨頭落戶、技術落地」的發展現狀,其獨特優勢體現在健全的普通法體系、資金自由流動、簡單稅制及背靠內地市場的制度與區位優勢。
同時,他提到,香港也面臨三大挑戰:技術轉化方面,需推動前沿技術轉化為大規模可盈利商業應用;人才競爭方面,AI、區塊鏈代幣化等領域面臨全球高端人才競爭壓力;全球競合方面,需應對新加坡、迪拜等金融中心快速發展,不斷優化自身環境以保持領先。
(採訪:楊楚依、倪巍晨、李暢|編輯:楊楚依、章芸菲|主持:章芸菲|視頻拍攝及製作:錢思成、王一)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