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評四方|台灣民間怎樣靈活理解「一屋兩伙」的兩岸一家親?

文/關品方

最近有關兩岸統一問題在島內引發熱議。其實有關「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有極靈活的空間,從來高手在民間,可以發揮高度想像力。筆者在台灣的親友、昔日同事和校友反映,民間有十分靈活的思維,解讀何謂「一國兩制」。兩岸一家親可以理解為「一屋兩伙」,在同一屋檐下共同生活。

「一屋兩伙」在傳統居住安排上,是指一個宅院內住兩戶人家,常見於兄弟合住不分家的情況。空間布局是在一個大院落內建兩棟房屋成為兩個獨立的居住單元。兄弟各建一棟正房,共享院子;同一大門之外、又各自有出入口,形成兩個生活區域。對外是一家人,裏面分居有兩伙。功能分配方面,公共區域如院子、大門、水井等設施由兩戶共同使用,有協商維護的共同責任;房屋內部為私人空間,廚房、臥室等功能獨立。制定使用規則,維護公共區域、合理分配資源,避免產生矛盾。對外以一家同姓為主體,但又有各自的內務安排。若涉及民法糾紛,通過協商依據相關內部法律途徑解決。

「一國兩制」的類似概念其實古已有之,性質沿自古代的藩屬和朝貢制度,既維持統一的和諧,又滿足獨立生活習慣和不同制度規矩的需求。這種安排體現了中華優良傳統大家族觀念,和而不同,攜手共進,互相幫助,互動發展,守護同一家園,槍口一致對外;和諧共處雙贏,合理分配資源,共同分享成果。

筆者認為,這比喻相當貼切。「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其實有廣闊的想像空間。智慧在民間,所言非虛。關鍵是一屋兩伙和平相處,互利共贏,追求美好生活,1+1大於2、甚至更多。

外國媒體總愛炒作2027、2035這些所謂 「武統時間表」,坦白說,相當幼稚可笑。其實統一進程早已開始,是現在進行式,而且正在加快。

筆者認為,外國人其實沒有看懂大陸的真正布局。早日解決台灣問題,已提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議事日程上來。筆者認為,大陸早已下定決心要及早解決台灣問題、消滅「台獨」叛亂集團,特別是在拜登主政期間的2022年4月,美國政壇第三號人物佩洛西竄訪台灣後。做法不是單靠一聲槍響的閃電戰(「武統」),也不是單靠一直遞出的橄欖枝(「和統」),而是一套滲透到骨髓裏的「武統+和統」組合拳,軟的讓台胞舒心,硬的讓「台獨」膽寒;稱其為「逼統」也可以。等到民進黨反應過來時,統一早已形成不可逆轉的大勢所趨。

過去3年多,解放軍的環台軍演是實在的威懾布局和準備。如今大陸海警早已掌握台海的執法權,台灣靠近大陸的外島海域早已在大陸管控範圍之內。大陸漁船直抵台島6海里作業,台當局的「海巡署」沒有「驅趕」的勇氣。在歷次圍島軍演中,大陸海警船一步接一步擠壓台當局的「海域管轄權」,切斷其航道、封鎖其港口,讓台灣逐漸喪失對外經貿航運聯繫的防衛能力。這種「不升級為戰爭、卻實控台海」的操作,和當年對日宣示釣魚島主權和對菲宣示黃岩島主權的思路類似;不用登島宣示,穩定落實控制權,收放自如,穩紮穩打。

如今解放軍已在台島周邊布下鐵索陣,掐住宮古海峽、巴士海峽等關鍵通道,一旦「台獨」狗急跳牆行差踏錯,就雷霆出擊,關門打狗。如果美軍或日軍介入,不一定是壞事。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因勢利導,乘勢而興,可以藉機解決一些戰後80年來一直未獲徹底解決的問題。「圍點打援」是解放軍的撒手鐧之一,外部勢力如果膽敢插手,只會自討苦吃。

台灣經濟高度依賴大陸。根據公開信息,大陸對台灣的減稅優惠,基於《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自2010年實施以來,台灣企業累計享受關稅減免總額高達80億美元‌。台灣依靠大陸ECFA的惠台便利,吸引國際企業到台灣經營,商品免稅賣到大陸。台灣方面只向大陸提供267項商品降稅,卻對大陸設定2509項商品壁壘。儘管如此,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仍然保持年平均大約1100億美元‌的規模(2021年更曾突破1700億美元‌的歷史高值)。台灣扣除對大陸貿易的順差後,整體外貿順差只有大約590億美元‌。離開大陸市場,台灣的貿易順差減少三分之二(從最高1700億美元減至590億美元),貿易總額將減少三分之一(從大約9000億美元減至大約6000億美元)。如今大陸逐步中止ECFA,掐住了台灣經濟的咽喉,只是暫時不忍過度傷害台灣經濟而已。「窮台戰略」無聲無息,卻讓依賴大陸市場的台灣企業(商品出口減少)和民眾(陸客消費減少)憂心忡忡。

民進黨搞「台獨」,是斬斷台灣民眾的活路。相反,兩岸在民生領域的融合,是開拓台灣民眾的活路。在福建省內的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台灣同胞能加入社會團體,台籍老師能全職任教,台灣學生能入讀學校。現時每天有252班次「小三通航班」、308 項「兩岸共同標準」、5萬多件「遷台記憶檔案」,台灣年輕企業家在網上分享「福建創業攻略」,正快步拉近兩岸同胞的距離,邁向民心契合。

民進黨炒作「芒果乾」(所謂「亡國感」),但以館長陳之漢為代表的網紅掀起熱潮,反映台灣民眾已用腳用眼用口開展「放眼世界,認識祖國,關心社會,爭取權益」的運動,推動島內政黨調整思維。中國國民黨新任主席鄭麗文以嶄新的格局和視野,順應歷史潮流和大勢所趨。中國國民黨前任主席洪秀柱旗幟鮮明,號召台灣民眾追求兩岸和平統一。

反對「台獨」就是兩岸統一,並無第三條路可走。因為「不獨」不可能同時「不統」,「不統」不可能同時「不武」。筆者認為,中國國民黨應該整合島內所有支持兩岸和平統一的政黨和團體,成立推進兩岸和平統一的統一戰線;應該呼籲召開「兩岸和平統一政治協商會議」,商討「一屋兩伙」的具體安排。中國國民黨、新黨、親民黨、民眾黨等政黨,有機會為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兩岸一旦就和平統一的進程談起來,馬上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外國勢力無從置喙。

孟子曰:「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關鍵是心中要有人民,不忘台灣民眾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上月25日,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出席在北京召開的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大會時表示,以和平方式實現統一,對兩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中央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絕不為各種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和平統一後,有強大祖國作後盾,對台灣有七個「更好」。一是台灣經濟社會發展會更好,二是能源供應保障會更好,三是基礎設施建設會更好,四是安全保障會更好,五是對外交往會更好,六是台灣同胞民生福祉會更好,七是精神文化生活會更好。七個「更好」提綱挈領,一針見血,值得台灣民眾反覆吟味。

大陸的發展機遇和安穩生活,是台灣民眾之所望。「一屋兩伙」是和諧共融,要讓和平統一成為兩岸同胞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願望。當台灣同胞在大陸能安心創業、求學、生活,當兩岸年輕人有了共同的話題和機遇時,在互動合作的過程中,心靈契合自然水到渠成。

兩岸統一是偉大事業,不可以留給下一代才解決,也不是單靠武力就能夠完成統一。兩岸統一深藏在海警船的日常巡航裏,蘊藉在ECFA內涵的適當調整中,表現在兩岸民眾的日常往來上。「台獨」勢力抵擋不住歷史發展的洪流,外部勢炒作「武統時間表」無濟於事。他們不懂大陸軟硬兼施的布局。統一進入倒計時,已毋庸置疑。如今民進黨「台獨」首惡分子後悔已遲,無法回頭。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逼統」是現在進行式,不是靠一聲槍響的閃電戰,而是一套精準的組合拳,軟的讓台胞舒心,硬的讓「台獨」膽寒。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品評四方|台灣民間怎樣靈活理解「一屋兩伙」的兩岸一家親?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