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距離立法會換屆選舉投票日不足一個月,各區參選人密鑼緊鼓地開展宣傳活動,其中,港島東選區出現「5爭2」的激烈角逐。工聯會會長、第七屆立法會議員吳秋北、民建聯東區區議員植潔鈴、民建聯東區區議員李清霞、新民黨東區區議員郭浩景及自由黨東區區議員阮建中,繼續在拉票、組織和政綱等能力上一較高下。今日(9日),他們齊聚灣仔修頓球場一帶,開展街站宣傳,聯同義工團隊向市民闡釋政綱,爭取支持。
房屋、醫療與社會福利政策,是港島東選民普遍關注的焦點。該區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基層市民居住環境欠佳、長者醫療服務不足等問題亟待解決。點新聞記者現場採訪5位參選人,了解他們在這些議題上的具體主張。
房屋政策:多管齊下回應住屋需求
在房屋問題上,五位參選人分別提出短、中、長期方案。吳秋北表示,「簡樸房」作為改善劣質劏房的過渡措施,要對有兒童、長者等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支援。植潔鈴則呼籲重推「租置計劃2.0」,協助基層家庭購買現有公屋單位,並優化相關管理安排。李清霞關注灣仔區內400多幢「三無大廈」的環境衞生問題,提出改善舊樓家居環境。郭浩景建議動用本港外匯儲備的1%至3%,投資大灣區房屋項目,供退休公務員或紀律部隊人員居住。阮建中提出「夾心流轉公屋」概念,讓中產階層以市值租金入住公屋10年,差額部分可於退租時回贈返還,協助他們儲蓄置業。
醫療服務:強化基層與長者醫療支援
醫療議題方面,多位參選人着眼於長者醫療負擔與基層服務不足的問題。吳秋北提倡推動「治未病」,加強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篩查,並善用中醫輔助治療,增設社區醫療中心。植潔鈴關注港島東七家醫院聯網合併後,床位及醫療服務會否受影響。李清霞建議將公立醫療費用豁免的年齡門檻由75歲降至65歲,並增設假日及24小時門診服務。郭浩景指出,專科門診加價加重退休人士負擔,建議分階段實施加價,對儲蓄不多的長者維持較低收費。阮建中則主張輸入更多非本地大學畢業的醫生以紓緩人手壓力,並加強公私營協作,分流公營醫療病人至私營系統。
社會福利:聚焦長者照顧與基層教育
社會福利方面,安老服務與基層教育支援成為討論重點。吳秋北提出將教育資源向基層家庭傾斜,並加強創新科技領域的科目發展。植潔鈴關注安老院床位緊張問題,建議協助增加供應。李清霞倡議將「大灣區安老」計劃推廣至福建等較多港人持有祖籍的鄰近省份。郭浩景希望利用自己精算博士的背景幫助政府在社會福利方面做出精準化的決策。阮建中建議加強對獨居長者的探訪與照顧服務。
(點新聞記者周傾芫報道;視頻攝製:任青、葉德榮)
相關閱讀:
(有片)立法會選舉|「5爭2」競爭激烈!港島東港島西10參選人踴躍拉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