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香港都會大學(都大)今日(8日)在何文田校園舉辦「都大課程資訊日2025」,活動內容包括本科生入學講座、升學諮詢櫃位、圖書館和校園導賞、實驗室和工作室參觀及「打卡熱點」。點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了由都會大學研發的可遙控操作「噴油機械人」。負責研發的教職員表示,希望能啟迪學生對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新科技應用的興趣。
點新聞記者還在現場了解到,都會大學參觀者需預先登記,從而獲取QR code, 並在進入校園前出示QR code,再佩戴紙手環,以作識別。
都大將於2026/27學年開辦放射診斷學榮譽理學士以及機器人和自動化工程榮譽應用理學士兩項新課程,為社會培育專業知識與能力技術兼備的人才。此外,大學增設「海外學習副修課程」,開拓學生國際體驗。「海外學習副修課程」將於明年初增設,合作院校遍及多個國家,包括德國、法國、西班牙、瑞士、芬蘭及韓國等,讓學生能將海外交流成果融入本科專業學習中,進一步強化國際體驗與實踐能力。
點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數碼虛擬解剖教學專區、腦神經物理治療教研室都開放予學生家長參觀。
本次資訊日開放了不少課程予參觀者觀摩,在建築管理及工料測量學的課堂上,「建築管理及工料測量學」導賞團,展示了大量創科應用,包括AI、VR、AR、無人機、機械人。
增100個奬學金名額鼓勵拓視野
都大副校長(策略規劃)區啟明表示,都大會設立100個獎學金名額,以鼓勵品學兼優的學生積極參與副修課程。都大教育在全球學術界內獲得正面評價,大學今年首次躋身國際高等教育機構QuacquarelliSymonds的「QS世界大學排名2026」,位列第781至790位,創本港自資大學及應科大先河。同時在最新公布的QS亞洲大學排名中,首次晉身前400強,位列全亞洲第393位,較去年大幅躍升逾140位。
逾四成聯招課程獲SSSDP資助
2026/27學年,都大提供49個聯招課程。其中21個課程獲政府「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資助,提供1365個第一年學士學位資助學額,連同銜接學位學額,總計1891個學額,涵蓋10個應用學位課程,資助規模為全港自資院校之冠。於新學年開辦的放射診斷學榮譽理學士,分別獲納入SSSDP資助計劃和應用學位的額外資助,總資助金額為每年89620元。
該21個獲SSSDP資助的課程中,實驗室為本課程的資助金額為每年81450元,非實驗室為本的每年46780元;當中10個應用學位課程可獲額外資助,實驗室為本的資助金總額為每年89620元,非實驗室為本的為51880元。獲資助的第一年學士學位課程當中,有10個課程的學費更是較資助大學低7520元至36610元不等。其餘聯招課程亦獲可政府提供免入息審查資助(NMTSS),以2025/26學年為例,每年可獲最多35120元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