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D|立法會選舉的幾組數字

文/興銀

2025年立法會換屆選舉提名期昨日(6日)結束。10個地方選區、28個功能界別及選舉委員會界別的選舉主任於過去兩周的提名期內共接獲161份提名表格,是新選制實施以來參選人數最多的一屆,反映新選制下立法會選舉的吸引力與認受性持續提升。筆者認為,今次立法會選舉,這幾組數字值得關注。

一是161份提名表格,展現立法會選舉的五光十色。10月24日,立法會換屆選舉提名期正式展開,首日已有23人報名參選,10月30日更創下單日33人報名的紀錄。連日來競選的旗海在街道上迎風招展,選舉動態高踞各大媒體要聞版面,全港社會高度關注,參與選舉的熱情空前高漲。

完善選舉制度後,在愛國愛港旗幟下,選舉不是「清一色」,而是「五光十色」。有參選人針對地區情況,關注解決民生問題,政綱內容致力提升當區居民的「幸福感」與「獲得感」;功能界別與選委會界別亦競爭激烈,參選人更強調自身跨界經歷等多元競爭優勢,關注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北都規劃與建設、金融產業升級轉型、創科發展等議題並提出切實建議,開啟了香港實現優質民主、良政善治的新局面。

二是90個議席全部有競爭。在選舉熱情高漲下,立法會全部90個議席都出現競爭,無人能自動當選,參選人需要拚政綱、拚實績、拚能力、拚貢獻,充分體現君子之爭、公平競爭。而對選民來說,「區區有競爭、每個界別都有得揀」。社會各界期待參選人深入社區與選民交流,了解他們對推動經濟民生、推動香港高質量發展的思考和建議,從中選擇自己心儀的立法會議員,展現選舉的良性競爭。

三是地區直選參選人較上屆增逾45%,凸顯競爭激烈,九龍中更出現「六爭二」。地區直選方面,共51名參選人競逐10個選區的20個議席,參選人數較上屆的35人大幅增加45.7%。今屆地區直選,每區都至少有5人競爭兩個議席,其中九龍中選區更出現「六爭二」的激烈局面,反映新選制下立法會選舉競爭激烈,包括競逐連任的參選人在內,能否贏得選舉,全憑自身實力。

民建聯在港島東、九龍東及新界西南等選區同時派出兩人參選,經民聯在功能界別的工業界(第一)同時派出兩人參選,這些現象更使得所謂「祝福名單」或「穩勝名單」的謠言不攻自破。選舉不存在任何預設名單,也沒有誰享有什麼「特殊待遇」,完全依靠選民手上的一票,選出真真正正為市民發聲,將民意帶入議會的立法會議員。

四是參選人背景多元,選舉呈現新老交替的良好態勢。今次立法會選舉,參選人背景多元,有資深專業人士、有青年創業者、有地區人士、有學者、有運動員、有文藝工作者,五光十色,展現均衡參與的積極氛圍。以選委會界別為例,參選人涵蓋各個專業領域翹楚,包括資深法律界人士、教育工作者、科技創新領軍人物、金融服務專家、醫療衞生專業人員以及勞工界代表等,展現出愛國愛港陣營匯聚各方英才的蓬勃氣象。功能界別亦是如此,28個界別共有60名參選人,26個為兩人爭一席,勞工界3個議席有5人報名參選;社福界競爭激烈,有3人競逐1個議席。

今屆立法會選舉,由於有不少上屆立法會議員自願放棄競選連任,年屆70歲以上的更是全退,參選者中「新面孔」大幅增加。在地區直選中,「新面孔」更是超過了一半。正如特首李家超所言,留意到部分立法會議員表示不會參選下屆立法會選舉,他們來自不同年齡組別,有各自原因,這些都是他們的個人選擇,尊重他們的決定。而通過立法會換屆選舉實現議員新老交替,亦是民主的常態。參選人背景多元化,也為立法會選舉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正如第七屆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昨日表示,注意到參選人來自不同界別,背景多元。所有參選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無任何人得到所謂「特別的祝福」,沒有「穩勝的名單」,他們都必須以實力、以政綱理念、以服務社會的熱誠去決勝負。

筆者注意到,今年登記選民人數接近414萬,相比去年的421萬有所減少,不過絲毫不影響特區政府帶領社會各界展開轟轟烈烈的選舉工程,動員選民投出手上的關鍵一票,選出賢能議員,與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一道同創未來!

相關閱讀:

立法會選舉提名期結束 一文睇參選名單

「立法會選舉地圖」上線 一站式睇清選舉資訊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講真D|立法會選舉的幾組數字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