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港故事|打破尺碼偏見 香港婚紗店為大碼新娘定製「幸福戰袍」

【點新聞報道】「白幼瘦」、「螞蟻腰」、「直角肩」……當社會將「以瘦為美」奉為女性身體的唯一標準,無數女性在鏡前反覆審視自己的身形,陷入難以擺脫的焦慮。而當面臨她們人生中的重要時刻——婚禮,這種因身形規訓帶來的自我懷疑,往往被放大到極致:「我能否穿得下那件夢中的婚紗?」

「找不到一件穿得下又漂亮的婚紗」這是太多大碼新娘的共同焦慮。在香港,Fiona與Jackie共同創辦的婚紗店HW Bridal,卻以「大碼婚紗」聞名於業界,堅持為不同身形的女性訂製專屬的幸福戰袍。他們不僅是事業上的合夥人,更是彼此人生的最佳拍檔。本集《港故事》,帶你走進他們用愛與夢想編織的童話世界。

【瞄準市場缺口 大碼新娘也無需將就】

走進Fiona的婚紗店,各式婚紗錯落陳列,令人目不暇接。Fiona如數家珍地介紹道:「其實婚紗的款式,就好似天上的星星一樣,但從最基本的開始是3種裙型3種質地。」她細說,A-line裙如青春時的校服裙,簡潔大方;Ball gown如童話裏的公主裙,浪漫奔放;Mermaid魚尾裙則貼身勾勒曲線,盡顯女性韻味。而質地方面,網紗輕盈、蕾絲細膩、緞面高貴,「王室婚禮最常見的就是緞面婚紗。」每當招待顧客的時候,她總會走到門口引導新娘進門,並如此熱情洋溢地向新娘講解。

走進Fiona的婚紗店,各式婚紗錯落陳列,令人目不暇接。(點新聞記者任青攝)

Fiona成長於製衣行業的家庭,自小便在裁床和衣間中長大,成年後亦順理成章地進入該行業,從事起婚紗的製作和售賣。「婚紗這行業,小女孩的話當然會覺得夢幻一點,又發覺原來市場上(這個行業)有缺口,而我們本身有這個專業的知識和渠道,就開始了。」她的婚紗店會按照亞洲人的身形、喜好來做設計,店裏的婚紗款式多樣,還可以用配飾做出百變搭配;而最重要的是,婚紗尺寸也好像金箍棒一樣,可以變大、變小,這是Fiona經營的婚紗店最與眾不同的一點。

她的婚紗店會按照亞洲人的身形、喜好來做設計,店裏的婚紗款式多樣,還可以用配飾做出百變搭配。(點新聞記者任青攝)

Fiona坦言,香港婚紗市場對大碼身形並不友好,「很多時候小碼的婚紗,多小的尺碼在香港都找得到,相對來說,大尺寸的選擇真的很少。」在Fiona店裏訂製婚紗,能夠滿足的尺碼可以從加小碼到十加大,她希望自己的婚紗能夠迎合到不同身形的客人,降低新娘們的焦慮。

在Fiona店裏訂製婚紗,能夠滿足的尺碼可以從加小碼到十加大。(點新聞記者任青攝)

【鼓勵貼身設計展現大碼美態 為新娘重塑自信】

「大碼婚紗」的經營策略令Fiona的婚紗店在業內小有名氣,不少大碼新娘慕名而來,能夠佔到店內大概一半左右生意。Fiona指出,大碼新娘的線條其實更豐滿,應以貼身設計展現「婀娜多姿」的曲線,但她們通常都不夠自信。「經常的情況都是,我向她們介紹(婚紗的款式)『A-line』、『Ball gown』、『Mermaid』,新娘聽到這就會說『好了,魚尾(Mermaid)不用試了,不適合我的』」。面對這種情況,她都會鼓勵新娘先試穿,「先試一下,不喜歡再脫下來。」到最後買單的時候,夫妻倆聽得最多的話就是「我從來都沒想過我會買一件魚尾婚紗」。

談到印象深刻的故事,Fiona提到一位穿8XL的新娘,這位新娘被多間婚紗店拒絕,一件婚紗都沒穿到過身上,「她來到我這裏的時候,已經垂頭喪氣,不看我們了,她甚至不講話,都是旁邊的同行者幫她。」為了幫助新娘重建自信,Fiona一步步引導她試穿,從寬鬆到貼身,讓她重新發現自己的美。最後她驚喜地發現:「原來我不是沒選擇,我可以有適合我尺碼,展現我身型、風格的婚紗」。

「最重要的是自信,我不是魔術師,我沒辦法讓一個穿10XL的新娘,穿完我們婚紗之後,對着鏡頭『哇!顯瘦的程度可以變成80磅』,我們不是拿刀去割肉的,只不過我們可以將每一個新娘她應該展現的美態展現出來,大碼有大碼的美,小碼有小碼的美。」Fiona表示。

「大碼有大碼的美,小碼有小碼的美。」Fiona表示。(點新聞記者任青攝)

【選擇賣婚紗和客製化 令新娘擁有獨一無二的美麗】

在香港,「租婚紗」的理念根深蒂固,但夫妻倆反其道而行之,堅持婚紗「只賣不租」。雖然近年來市場不景氣,為了生存,Fiona的婚紗店也增加了租婚紗的服務,但夫妻倆依然堅持「賣婚紗」的理念,用「租買同價」的方式,鼓勵到店的客人買婚紗。

「同租婚紗的店舖不同,我們會提供更多客製化的服務。」Fiona指出,租婚紗無法隨意修改,而擁有的婚紗可根據個人需求調整裙長、加配件。比如大碼新娘想遮手臂,可以加一件衣袖配件;不想穿太高的高跟鞋去遷就裙子,可以修改裙長,一切都服務於新娘那份獨一無二的「美麗」。

Fiona的婚紗店還設置了試穿「限時不限量」的原則,可以在3個小時內像自助餐一樣無限試穿,以鼓勵新娘多多嘗試。Jackie表示這樣做是因為婚紗有三種裙形和三種不同的質地,兩兩組合便有九種搭配,不限試穿次數,客人才能知道自己究竟適合哪種質地和裙形,而不是只看到成品漂不漂亮。Fiona補充道,「特別是對於大碼新娘來說,從來沒穿過那樣東西的話,你永遠不知道自己可以展現到那種體態,所以我們不限試衣件數,就是可以給新娘一個機會。」

Jackie表示,不限試穿次數,客人才能知道自己究竟適合哪種質地和裙形,而不是只看到成品漂不漂亮。(點新聞記者任青攝)

【適應時代變遷 回應「即時浪漫」】

在單身文化興起的今天,婚紗不再局限於某一日、某一場儀式,面對越來越急促的消費節奏和多元的穿着情景,婚紗行業也不得不跳出傳統框架,回應這一代人「即時浪漫」的渴望。

「老實說全球結婚的人數是越來越少的,但婚紗是很多女生的夢想,現在有比較多單身、沒打算結婚的女性,趁着自己還青春,留倩影。」Fiona指出,不少女性會選擇跟自己的閨蜜出遊拍婚紗照,婚紗的作用已不再限定於婚禮當天的使用。

Fiona指出,不少女性會選擇跟自己的閨蜜出遊拍婚紗照。(來源:網絡)

因應市場的變化,Fiona的婚紗店也提供婚紗的日常化服務,將婚紗巧妙地改造成日常服裝,令「一生一次」的儀式感在生活中浪漫地延續。但當婚紗變得越來越普及,會不會因此失去了那份獨特的珍貴感? 對此,Fiona表示婚紗的普及化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作為一個賣婚紗的商家,這意味着更多的生意,但另一方面,婚紗如果像牛仔褲一樣普及,其本身的儀式感也會隨之淡化。

Fiona還觀察到,經歷疫情之後,大家都感覺到世事無常,多了一種及時行樂的心態,「以前很多新娘告訴我,婚期在一年後,兩年後,甚至三年後,但現在,我們最急的案例,是4日之後就要結婚了,以前可能一年已經算短的,現在是比以前更短,對我們的工作是有挑戰的。」

Fiona還觀察到,經歷疫情之後,大家都感覺到世事無常,多了一種及時行樂的心態。(點新聞資料圖)

【美麗由自己定義】

經營婚紗店十幾年,夫妻倆常常聽到新娘在挑選婚紗時詢問自己「其他人選什麼?有沒有標準?」,似乎覺得婚紗、婚禮是一個流程,唯恐自己標新立異。每當這時候,Fiona就會直白地告訴新娘「沒標準」。她笑談道:「其實根據香港的法例,不穿婚紗也能夠結婚,所以不要被世俗的『框框』標準化」。

經營婚紗店十幾年,夫妻倆常常聽到新娘在挑選婚紗時詢問自己「其他人選什麼?有沒有標準?」(點新聞記者任青攝)

身材無標準,婚姻無標準,美麗亦無標準。Fiona與Jackie用十幾年光陰,證明婚紗不只是布料與蕾絲,更是女性自我接納的象徵。在這裏,每位新娘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戰袍」,無論身形如何,都能在鏡前綻放最動人的笑容。

(點新聞記者鹿洺報道;視頻攝製:任青、韓秭一)

相關閱讀:

【預告】港故事|做新娘的「美麗魔術師」 為大碼女孩找回自信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有片)港故事|打破尺碼偏見 香港婚紗店為大碼新娘定製「幸福戰袍」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