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悅分享|《民俗文化趣談-飲食》

文/聖公會基榮小學6A邱浩恩

蘇東坡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他不但精於詩詞歌賦,而且對書法和繪畫也甚有心得,此外他還是一個出色的美食家,相傳東坡肉就是由他發明的。

對於東坡肉的出處有兩個說法,一是說當年蘇東坡因被貶謫到盛產豬肉的黃州,於是便就地取材,把黃酒、冰糖、醬油等混成醬汁,加入豬肉用細火烹燉而成。

另一說法是蘇東坡以龍圖閣學士任杭州知州時,曾發動當地居民疏通西湖,令西湖回復昔日優美景色,並且讓百姓可以在此種麥、蓮藕和養魚,讓百姓收入增加。百姓為了報答蘇東坡,於是便給他送贈豬肉,蘇東坡收下豬肉後,先用水把它煮熟,再把豬肉切成小方塊,為免骨肉分離,他想出用繩子把豬肉綁着,然後再加入黃酒、醬油,慢火燉熟,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東坡肉便大功告成。

蘇東坡無論對文學還是烹飪都十分認真,為了追求完美不斷精益求精,就是這份追求完美的態度,讓他在文學和烹飪方面都取得傑出的成就,所以我們應該以他作為模範,做事必須全力以赴,才會有好的成績。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喜悅分享|《民俗文化趣談-飲食》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