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品世界|過上體面生活何以成為美國普通民眾的奢侈

文/周德武

2025年11月5日再次迎來美國選舉日。四年一大選、兩年一中選、一年一小選是美國政治的常態,11月的第一個星期二則成為法定選舉日。弗吉尼亞、新澤西州進行州長改選,而美國最大城市——紐約市進行市長換屆選舉,加利福尼亞州就重新劃分國會選區舉行公投,處於搖擺州的賓夕法尼亞州最高法院等當天也進行法官改選。主流媒體稱,這次小型選舉是對特朗普第二任期的一次政治測試。

選舉結果也是一邊倒,民主黨迎來了久違的勝利,讓該黨重燃明年控制眾議院的希望。共和黨人則認為,這次選舉對特朗普政府是一次警告,如果再不重視通脹、不決心解決民眾的「可負擔性」,共和黨將失去明年中期選舉。更可怕的後果是,民主黨將再次開啟彈劾特朗普的進程,無疑是特朗普新的「政治噩夢」。共和黨大佬希望特朗普本人能盡快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從現在開始就要全力為共和黨的中期選舉積極站台。

去年11月美國大選之後,民主黨一直無法走出失敗的陰影,黨內陷入了「無領袖、無方向、無政綱」的三無困局,大有自由落體之勢。而弗吉尼亞、新澤西州州長以及紐約市市長的這次換屆選舉,民主黨起初也是信心不足,但選舉結果表明,民主黨在這些地方以壓倒性的多數贏得勝利,讓黨內大佬終於鬆了一口氣,特別是民主黨的傳統票倉,如少數族裔(非裔和拉丁裔)以及青年群體陸續「歸隊」,是這次民主黨勝選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期選舉是大選的風向標,而小型選舉則成為中期選舉的風向標。通過這次小型選舉的測試,至少特朗普推行的經濟政策並沒有像他吹噓的那樣受歡迎,至少選民們還沒有感受到。特朗普迅速將共和黨的失敗歸咎於兩點原因:一是他沒在選票上;二是受聯邦政府「停擺」危機的拖累。特朗普至少說對了一半,畢竟特朗普不在選票上,讓特朗普的鐵桿們投票熱情下降了一半。更重要的是,特朗普的身上有許多不可複製的特點,他可以謊話連篇,但換作別人就是不行,沒有了特朗普個人的政治魅力,其他共和黨政客的謊言就是謊言,選民根本就不買賬。

特朗普生在紐約,當然對紐約市長選舉保持相當程度的關注,並在最後一刻進行強力干預,呼籲選民把票投給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民主黨籍的前紐約州長科莫,與「百分之百的政治瘋子」馬姆達尼保持距離。他甚至揚言,一旦「民主社會主義者」馬姆達尼當選,他不會從聯邦政府中多拿一分錢給紐約,甚至會讓紐約與新澤西的隧道工程跟着下馬。華爾街當然也不希望這位34歲、毫無經驗的穆斯林裔年輕移民來管理這座城市,尤其是馬姆達尼準備拿富人開刀及支持巴勒斯坦建國事業的承諾,讓紐約精英階層充滿了「意識形態」的恐懼。華爾街日報甚至放言,馬姆達尼一旦當選,將會嚇跑一大批富人,加速紐約的衰落與墮落。

特朗普稱馬姆達尼是「政治瘋子」,如同美主流媒體罵特朗普是「政治瘋子」是一樣的邏輯,他們都處於政治光譜中的兩極。在去年大選期間,特朗普最喜歡幹的事就是把民主黨競選對手貼上「社會主義者」或「共產主義者」的標籤,從而把哈里斯塑造成政治極端的外來異族,以此恐嚇選民。與哈里斯一樣,馬姆達尼也是來自南亞的移民後代,不過在支持巴勒斯坦問題上,馬姆達尼的立場更加鮮明,他聲稱如果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來訪紐約,將會捉拿歸案。不知道馬姆達尼屆時會不會兌現承諾?

一些專家認為,馬姆達尼的當選是民主黨送給特朗普的一份大禮,給這位總統送去了足夠多的新炮彈。這些專家認為,在過去的十年裏,民主黨總是在關鍵時刻幫特朗普一把,希拉里和哈里斯成了特朗普手下的敗將,而資歷單薄的馬姆達尼更不是特朗普的對手。但年輕氣盛的馬姆達尼公開向特朗普叫板,讓其「放馬過來」,要想在紐約搞專制,先得過他這一關。

在美國政治光譜中,左右兩翼看似對立,但其實也有許多共通之處。那就是兩者均依靠民粹主義,大力推動社會變革,尋找政治出路,只不過一個叫左翼民粹主義,一個叫右翼民粹主義。無論是左是右,他們都需要立足基層,迎合民眾的基本需求。他們當下的目標就是讓民眾過上體面生活,解決民眾的「可負擔性」。兩者的區別在於實現路徑有所不同:左翼希望通過民主社會主義的原則,通過向富人徵稅,解決社會公平與正義問題;而右翼民粹主義則希望回歸傳統價值,通過傳統主義、保守主義、白人種族主義的方式實現國家振興,發揮資本的涓滴效應。

美國是民族的大熔爐,紐約更是美國多元化、全球化的代表性城市,一方面人們憎惡非法移民給這個城市帶來的傷害,另一方面也不希望特朗普的一刀切反移民政策傷害這個城市的包容性。不過,紐約也越來越被兩極化所困,在這個城市裏,曾經像高薪工作和體面住房這樣的基本願望,如今對許多人來說已成了遙不可及的夢想。 「如今,如果你想在紐約生活,卻又沒有富裕的父母,也不在投資銀行、對沖基金、科技公司或律師事務所工作,那只能是痴人說夢了」。馬姆達尼承諾要提供免費公交、免費入託兒所以及凍結房屋租賃價格,讓更多人能夠負擔得起最基本的生活成本,這些口號當然有很強的感召力,但在多大程度上會淪為美國人的笑柄,那是後話。但作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和城市,民眾想有一個體面的生活本應是基本的要求,但現在卻成了奢望,不能不是一個極大的諷刺。民主與共和兩黨均拿不出辦法,選民們只好利用手中的選票周期性地表達對兩黨政治的不滿。

雖然我們不必誇大這次小型選舉的意義,畢竟是在藍州地盤上發生的事件,不過完全忽視這次選舉發出的政治信號也是不可取的。這次選舉警示共和黨,如果不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加以制約,民眾的生活成本不斷上漲,將會斷送明年的中期選舉。

對於民主黨來說,明年的政治形勢並不悲觀,民主黨只要在明年中期選舉中多贏10張選票,就能贏下眾議院,這將對特朗普的任性構成極大的牽制。加州這次重劃國會選區的提案獲得通過,可能成為全國民主黨效仿的榜樣,這是對共和黨在德克薩斯做法的精準反擊。如果民主黨能夠實實在在地回到選民關注的經濟議題之上,而不是沉迷於所謂的性小眾等文化戰,仍然可以獲得基礎選民的認同。

這次民主黨的大勝能不能在明年變成全國性的現象,現在就得出結論還為時尚早。新澤西州和弗吉尼亞州在政治光譜中長期偏藍是不爭的事實,而這些地區從來都不是美國大選關注的重點區域,決定命運的還是六、七個搖擺州。當下的民主黨群龍無首,還面臨着激進路線與溫和路線之爭。2020年激進左翼運動的旗手桑德斯,曾與拜登一決高下,最後一刻知難而退。紐約AOC和馬姆達尼的政治崛起則成為民主黨不得不面臨的新問題,究竟他們是代表民主黨的未來,還是民主黨將出現新的政治分裂,將直接關係到美國的政治發展方向。從目前情況看,共和黨進入執政長周期的格局並沒有被打破。如果民主黨不能正確總結2024年大選失敗的教訓,依然迴避所謂候選人高齡化、候選人本身能力不足,以及政綱不鮮明、嚴重脫離基層選民等問題,即使贏了明年的中期選舉,但2028年離白宮依然十分遙遠。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周品世界|過上體面生活何以成為美國普通民眾的奢侈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