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香港劏房戶的生活長期處境受到社會關注,各界一直嘗試各類方法,協助劏房住戶改善生活困境。在加快推展「簡約公屋」速度的同時,特區政府亦同步推出「社區客廳」,聚焦幫助貧困的劏房戶,提供切實的支援及幫助。
「社區客廳,令我如白紙般的生活,開始有了色彩。」高山道社區客廳常客莊小姐近日接受點新聞採訪時,言語中滿是感謝之意。莊小姐一家三口居住在距離社區客廳步行15分鐘的劏房內,單位僅約100呎,自己與小孩幾乎每天都會到社區客廳,「小朋友可以在這裏交到朋友,大人也能認識年齡相仿的家長,有一些社交。一日的作息都可以在這邊完成之後再回去。」
莊小姐回憶道,自己剛來香港之際,並不適應當地生活,自從得知有社區客廳後,便帶着孩子來體驗,才漸漸融入這裏,包括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她感恩政府推行的社區客廳,讓街坊感到很安心和溫馨,「有時候沒地方去,社區客廳就是個落腳點。」
高山道社區客廳自今年4月正式啟用,是九龍城區繼土瓜灣和紅磡後的第3個社區客廳,由社區關愛協會、九龍婦女聯會及九龍社團聯會社會服務基金共同營運。場地約4,600平方呎,為超過500個劏房戶提供服務。政府早前表示,連同土瓜灣及紅磡3個客廳,預計可服務約1,500個劏房戶,全年服務人次達23萬。
Candy和韓先生一家四口亦住在附近的劏房,平日經常來社區客廳,「因為住在劏房,家裏很擠,小朋友在家都不開心,來到社區客廳後,對我們真的有幫助」,Candy告訴點新聞,「媽媽可以在這邊煮東西吃,小朋友可以溫習做功課,然後一起吃飯、洗澡才回家。我的小朋友都會說,這裏就是他們的『第二個家』。」
另一位高山道社區客廳的服務常客Tracy,同樣感謝政府推出的社區客廳,「眾所周知,劏房空間非常狹小,有了社區客廳後,我們不僅能認識更多鄰里,還可以帶孩子參與更多活動。因此,我認為政府確實為街坊提供了重要幫助,我們已很知足。」
「社區客廳照顧到劏房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養生小課堂、瑜珈練習甚至求職轉介等等」,韓先生目前正在求職,感謝社區客廳給自己提供很多資訊,「這裏潛力很大,只要是居民來求助,職員都會聯絡政府各專業部門,來幫忙解決問題,真的很關心我們。」
對於使用社區客廳的居民而言,議員的時常探訪,心繫民生,是最能讓大家感受到溫暖的舉動。Candy形容,「平日議員也會經常過來與我們一起節慶,比如中秋節等等。」「全運會期間,這裏還有乒乓球比賽,議員也會一起參與」,韓先生補充道。
談及心目中理想的立法會議員,大家暢所欲言,Candy認為要立法會議員要「心繫民生」,為民所想,了解百姓所需,為百姓發聲。韓先生則指議員要能真真正正走入社區,了解社區薄弱的地方,接觸當區的居民,從而改善社區。
而面對即將到來的12月7日立法會換屆選舉,現場的每個人都不約而同地表示,「這是重要的一天」,呼籲身邊有選票的市民都應該出來投票,選出自己喜歡的立法會議員。「一人一票,大家都要參與,而議員最終便會回饋到社區的每個人」,韓先生強調。
(點新聞記者劉妍伶報道;視頻攝製:周楎、丁旻)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