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宇陽
2025年立法會換屆選舉提名期即將結束,來自不同行業、不同界別的參選人積極報名,各位參選人透過比拚政綱,充分展現其專業能力與專業形象。今次選舉總體呈現的是「區區有競爭,界界有得選」的特點,沒有所謂的「躺贏」,更不會有所謂的「祝福名單」,參選人用政綱比高低,用能力決勝負,用形象取民心,讓選民充分選賢舉能,筆者相信將會呈現一場公平、精彩且高質量的民主選戰。
其中立法會功能界別報名情況,可以發現此次選舉功能界別的參選人具有廣泛代表性、均衡參與性及公平競爭性等特點,他們當中既有競逐連任的現任議員,亦有與界別具密切聯繫的專業人士,可謂是「老將」「素人」齊聚,新老專業智慧匯聚,讓未來立法決策更貼合產業行業發展需求,更具實踐指導意義。
從報名情況看,每個功能界別均需要「競爭上崗」,不存在所謂「自動當選」的情況,沒有人有「特殊待遇」,只有對相關界別有深刻了解及密切聯繫,具備一定實力的人才能當選,而選民更可綜合考慮參選人的政綱、理念、形象等因素,來選擇最適合代表業界的立法會議員。誠如港澳辦轉發評論文章指出,立法會選舉沒有「祝福名單」,唯一「祝福」來自選民,不同界別的選民心中都有一把尺,參選人在其選舉期間的參選政綱、個人質素以及應對業界的表現如何,選民自然會作出選擇。
事實上,功能界別的參選人雖然要優先集中處理自身界別的發展利益,反映自身界別的選民訴求,但在香港整體發展的過程中,仍然要做好自身界別與全港社會的利益平衡,凝聚行業內外共識。除了在28個功能界別選出的30名立法會議員外,若選舉委員會界別中亦有某位與功能界別具有密切聯繫的專業人士,對香港整體發展也大有裨益。匯聚不同觀點,加強協同效應,確保不同業界可「多方投入,各方參與」,同時亦為推動香港經濟注入源源不絕的動力。
在香港由治及興的關鍵時期,凸顯是次立法會換屆選舉的重要性。立法會通過的每一項法案、每一項政策均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而立法會議員的質素能力更對特區政府治理體系產生深遠影響。最後,筆者亦想藉此文呼籲廣大選民在12月7日立法會選舉投票日積極參與投票,履行選民義務,行使當家做主權利,為香港選出愛國愛港,有能力、有擔當、有抱負的優秀人才進入議會,一齊為香港的繁榮穩定貢獻力量。
(作者為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