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荷蘭政府再次「作妖」 是否該強力打擊?

文/上江南

當地時間10月12日,荷蘭政府宣布,安世半導體內部存在嚴重治理缺陷,威脅荷蘭及歐洲關鍵技術的延續性和安全性,對經濟安全構成風險,因此,依據1952年冷戰時期制定的《物資供應法》,荷蘭方面9月30日強行控制並接管了安世半導體,並強制暫停了中國籍高層職務。

中國商務部針對荷蘭的「強盜」行為做出強硬反擊,於10月4日發布出口管制禁令,暫停安世中國公司向海外出口芯片。安世中國的芯片佔全球車企品牌的30%以上,在全球汽車市場佔有率超過20%。商務部表示,荷蘭政府的違法行為,嚴重衝擊全球汽車芯片供應鏈,繼續斷供芯片的影響會蔓延至全球市場,美國、歐洲、德國、日本汽車產業首當其衝,嚴重情況則會引發很多汽車工廠停產。福士汽車(即Volkswagen)在德國的兩個主要工廠亦會面臨全面停產,奧迪、保時捷的生產線也將陷入停產的窘境。德國汽車工業協會、歐洲汽車工業協會已經公開警告,對荷蘭的做法進行了猛烈抨擊。

恩將仇報的荷蘭政府

荷蘭政府以所謂「安全」名義,強行接管正常運營且獲利豐厚的私營企業安世半導體,而這家荷蘭企業在2019年前經營不善、負債纍纍,被中國企業聞泰科技以200多億元100%收購,讓這家企業起死回生、不但為荷蘭創造了大量稅收、就業,還清了貸款,賺取了豐厚利潤,同時也為歐洲汽車產業做出巨大貢獻。荷蘭政府竟然不顧法律和規則,強行控制接管,誰給荷蘭這麼大膽子?而荷蘭這個做法,與強盜何異?荷蘭作妖,真的是基於1952年的所謂法律嗎?連歐洲都不敢做的事,一個歐洲小國荷蘭竟然做了,真是不可思議。

事實上,荷蘭政府在很多事關中國的問題上,緊跟美國步伐,也是劣跡斑斑。拜登執政時期,ASML的光刻機禁止銷售到中國,讓這個企業逐漸失去中國市場,導致股票價格大跌,中國科研人員正展開技術攻關,國產光刻機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面世,到時候失去中國市場的荷蘭企業ASML想再回到國內市場,難度將越來越大。ASML事件未了,荷蘭不顧忌本國利益,再次出手配合美國長臂管轄,9月底,美國商務部發布出口管制穿透性規則,對被列入實體清單企業持股超過50%的子公司,追加同等出口制裁。美國商務部發布後,荷蘭政府迅速配合美國,馬上就動用冷戰時期的法律強行接管安世半導體,在中國發布出口海外禁令後,荷蘭依然不知悔改。

中美達成共識 荷蘭進退兩難

讓荷蘭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中美元首於釜山會晤,並達成共識。美國將50%的穿透性禁令延期一年,中方做出對等讓步。中美在元首會晤前互相叫陣、堆疊談判籌碼,誰知道荷蘭這個小丑,動手如此之快,結果幾天後,中美互相妥協,將這個小丑架在半空,進退兩難。

在全球汽車產業對荷蘭的魯莽表達不滿之際,部分企業選擇避開荷蘭安世半導體,轉而直接與聞泰科技協商,尋求替代解決方案。在此背景下,中國商務部本着維護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穩定與安全的責任感,宣布對符合條件的出口案件予以豁免,並積極推動安世(中國)恢復供貨,以緩解當前產業面臨的壓力。筆者認為,離開荷蘭安世,安世中國、聞泰科技會活得很好,全球汽車芯片照樣可以供應,而離開安世中國的荷蘭安世,下場一定會非常淒慘。

拜登執政時期,荷蘭緊緊跟隨美國,不讓ASML的EUV銷售到中國,給中國芯片企業製造了無數障礙和困難,特朗普時期,竟然膽敢用「強盜」手法,動用冷戰時期的法律來搶奪中國企業的合法資產,單邊破壞國際貿易規則,讓荷蘭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一舉動表面上看是打壓中國企業,實際上受傷的卻是全球汽車產業,尤其是以汽車為主要產業的德國。中方禁止芯片出口後,最慌的是歐洲車企。由此可以得出結論,荷蘭安世離開中國活不下去,而安世中國離開荷蘭會活得更好,筆者認為,荷蘭既然願意當打手、當棋子,我們就應該進行嚴厲打擊,絕對不能善罷甘休。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來論|荷蘭政府再次「作妖」 是否該強力打擊?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