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關品方
上月公布的「十五五」規劃建議,筆者初步研究其豐富內容後,認為關鍵的兩個方面,一是重視實體經濟而非虛擬經濟,二是提振新質生產力。實體經濟包括產品和服務要雙頭並進,同時警惕金融貨幣虛擬經濟在資本方面的無序擴張。提振新質生產力,筆者認為在動能、能源和資源三方面,「十五五」都有新的構思。保持動能(增長率)有一個綜合指標,不單只強調GDP體量,更重視質量和人才、嚴防內卷。能源方面最關鍵的是發電能力穩定增長、來源的綜合配置(減碳基)、新能源開發。資源方面最關鍵的是牢牢掌握稀土開採和提煉。
「十五五」規劃建議中關於新質生產力的部分,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戰略方向。新質生產力的定義是以科技創新為主導,擺脫傳統增長路徑,要具備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人才庫存、土地利用、資本運作)。其核心在於通過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實現全要素生產率(人才、土地、資本的productivity)的躍升,強調動能保全、能源穩供、資源掌控。
新質生產力是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引擎,需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根基。新質技術是引擎。
新質技術聚焦醫療、材料、信息等領域的突破創新,尤其是AI與傳統技術的融合,形成新的技術形態和應用場景(如智能製造、智慧醫療)。強調建立國際先進技術跟蹤機制和原始創新激勵機制,推動技術推廣普及與創新性應用並重。
在新質技術的基礎上,通過傳統產業升級,推動製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轉型,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此外,要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AI、量子科技、新能源和新材料,形成新興支柱產業。未來產業布局包括元宇宙、腦機接口等前沿領域,搶佔全球科技制高點。
新質服務模式要從「以機構為中心」向「以體系為中心」轉變,構建整合型服務體系(如全病程健康管理、適配性分層分級診療)。發展醫養結合、康復醫學、線上醫療等新業態,打破康養僅為傳統醫療附庸的地位,推動其成為主流服務類型(源於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長期需求)。
為了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十五五」將加大基礎研究投入,以突破「卡脖子」技術難題;推動AI大模型在工業設計、內容創作等領域的應用落地。
為了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十五五」規劃建議強調實體經濟、科技創新和人力資源三方面要協同發展。要完善全國統一大市場,打破地方保護主義壁壘,提升超大規模市場的質量優勢。
「十五五」規劃建議亦制定差異化區域發展策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完善財稅金融支持政策。為了確保內外循環協同與安全保障、應對國際產業鏈重構的風險,要提升產業鏈韌性與安全水平。為了化解傳統經濟領域風險,要逐步實現新舊動能轉換。
聚焦擴大內需與開放市場,要依託4億中等收入群體推動消費升級與投資效益提升,激活國內大市場的內需潛力。要深化制度型開放,吸引全球高端要素資源,以應對逆全球化挑戰。
數字經濟與綠色發展方面,「十五五」規劃建議將加快5G、工業萬物互聯網(IIOT)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堅定推動「雙碳」目標落實,實現降碳減污與經濟增長協同。人才與教育支撐方面,重點培養高素質人才,釋放「工程師紅利」,完善創新人才激勵機制。
「十五五」規劃建議通過多維布局,將新質生產力定位為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能,強調科技創新、產業革新與制度保障的協同推進。通過技術突破與模式變革,實現經濟從「規模擴張」向「質效提升」轉型,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基礎。
筆者的個人認知,「十五五」強調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攻克關鍵核心技術,要搶佔國際競爭制高點。目標是推動先進製造產業創新;促進傳統產業向數字化轉型;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綠色技術創新、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最後是推動體制機制改革以提供制度保障。
至於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和加強國際合作(俗稱「搶人才」),視乎大國博弈的形勢演變,不確定因素不少。怎樣積極參與全球科技治理、深化國際科技合作、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創新資源,是極大的挑戰。
總而言之,「十五五」規劃建議要求提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在於通過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區域協調發展和制度保障,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人才是關鍵。為達此目的,要統籌教育、科技和人才的強國建設,深化數字中國建設,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商業航天、國產大飛機、氫能、腦機接口等未來產業的生態環境,還有待完善。在這些領域,我們和美國及個別西方國家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例如高端芯片)。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重點是結合(配對)各地不同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推動差異化創新發展。區域經濟聯動和協同創新是成功的寶貴經驗,仍需深化推廣、形成優勢互補(例如大灣區)。
「十五五」規劃建議總體目標既定,要落到實處,依靠的是制度保障。怎樣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活力(尤其是集體企業和民營企業),完善生產要素的市場化配置,既知難行易,亦知易行難。這方面不是簡單地幾句說話就能夠概括。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以科學發展觀客觀地實證地全面綜合分析研究。「十五五」有太多「中國經濟學」的嶄新課題,以後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