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近日,「十五運看廣東」主題採訪團走訪本屆全運會單車(公路)賽男子個人賽的途經點港珠澳大橋藍海豚人工島,了解到十五運公路單車賽籌備已進入衝刺階段。其中,全程231.8公里的單車(公路)賽男子個人賽將於11月8日舉行,並途經港珠澳大橋,成為全運會歷史上首個跨境單車賽事,白海豚島、藍海豚島及橫琴多個點位將在比賽期間增設補給點。
珠海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珠海賽區執委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閔雲童介紹,在男子個人賽中,參賽運動員將從珠海市博物館與規劃館門前廣場出發,途經港珠澳大橋、澳門北安碼頭、香港迪士尼樂園等地點,比賽期間將6次經過口岸。「此次賽事是粵港澳三地同一天承辦的跨境賽事,在全運會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閔雲童說。
記者了解到,與跨越深圳、香港兩地的十五運會田徑(馬拉松)比賽相同,本次跨境單車公路賽將採用「前置查驗+閉環管理」模式,實現參賽運動員的6次「無感通關」。
「因為單車賽速度非常快,賽前通關人員及車輛首先要在指定區域內完成人臉、指紋和RFID射頻核驗,確認身份。賽事進行時,通關信息和人員定位信息會實時傳輸到賽事指揮部,實現動態監控。賽後,選手在指定區域完成身份核驗,配合邊檢及海關部門進行核銷工作。」閔雲童表示,通過前置報備的「白名單」信息和實時感應的數據進行後台核對,整個過程無需人工干預,確保了快速通關的便利性、順暢性和信息的準確性。
據悉,本次單車公路賽啟用的跨境無感通關系統由珠海市交通物聯網有限公司研發,將保障賽事運動員和工作人員在粵港澳三地間實現「零接觸」快速通關。該系統採用北斗定位、無人機、射頻識別、視頻識別、無綫傳感和AI算法等技術,構建了覆蓋賽前、賽中、賽後全流程的智慧通關管理體系。
此外,結合此前測試賽和模擬演練的經驗,本次比賽的涉賽車輛、物資的通關都將採用「前置查驗+閉環管理」監管模式,提前報審形成「白名單」,在運動隊啟動之前進行核檢,確保涉賽車輛、物資能在三地暢通無阻。醫療保障方面,比賽當天將有懸掛兩地車牌的醫療保障車進入賽道,確保醫療保障的無縫銜接。
值得注意的是,11月8日單車(公路)賽男子個人賽進行期間,港珠澳大橋主橋和大橋人工島將臨時封控,珠海往香港、澳門方向封控時間為09:00—14:00(5小時),香港往珠海、澳門方向封控時間為07:30—12:30(5小時),澳門往珠海、香港方向封控時間為09:00—12:30(3.5小時),封控期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暫停通關服務。
閔雲童表示,由於珠海口岸與香港口岸解封時間存在2小時時間差,為便利往來大橋的民眾,期間將安排50輛大巴在口岸人工島作為公共交通接駁車。
(點新聞記者帥誠珠海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