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美聯儲降息反成市場「利空」 加密市場為何獨陷泥潭?

【點新聞報道】本周,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如期將聯邦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調整至3.75%-4%。此次降息早已被市場充分計價。鮑威爾指出,由於美國政府關門持續,各項經濟數據前景不明,導致美聯儲內部對12月降息的意見分歧加大。同時,他宣布自12月1日起暫停量化緊縮(QT)政策。

市場對此次略帶鷹派的發言給出了相對強烈的反應,美元、美股、黃金以及加密貨幣都進入了小幅調整階段。然而,令市場倍感意外的是,隨後美股展現出了更好的彈性,加密市場則陷入了震盪下行的態勢。與市場預期相反的原因是什麼呢?

過去兩個月的寬鬆交易預期被扭轉

HashKey Group高級研究員Tim Sun指出,過去兩個月的降息及市場對降息路徑的樂觀預期是推動市場上行的主要驅動力。然而,鮑威爾的發言打破了這種預期,導致寬鬆路徑的不確定性加大,市場被迫重新定價。隨之而來的預期差反噬,使得此前積累的beta收益開始回吐。

Tim Sun續指,市場對美股表現強勁與加密市場萎靡的原因感到疑惑。從根本上說,美股的整體上漲得益於如谷歌、英偉達等AI巨頭的利好財報。儘管寬鬆交易的預期減弱,但這些企業的盈利表現支撐了大盤。

相較之下,自10月的大規模清算以來,加密市場的情緒一直在艱難築底。在寬鬆交易預期被扭轉的背景下,市場情緒再次受到打壓。更為棘手的是,整體宏觀流動性的收緊進一步壓制了加密資產的反彈力度。

宏觀流動性緊縮 資金開始抱團

Tim Sun表示,從宏觀角度看,降息雖降低了資金成本,但市場忽略了流動性收緊導致槓桿成本上升的隱形不利影響,這壓制了整體風險偏好。美國財政部近期持續發債,尤其是短債。隔夜逆回購用量持續下降,一級交易商因現金不足被迫使用美聯儲常設回購工具(SRF)向美聯儲借款。

這一現象使得金融市場積累了大量短期債務,被動推高了隔夜融資利率。這種結構性的緊縮帶來了幾個後果:首先,短期融資成本上升,槓桿成本變貴;其次,無風險收益率重新具備吸引力,風險偏好下降;最後,資金開始從高波動資產流向更具確定性的資產。

儘管美股從廣義指數角度看彈性更好,但從結構上看,資金仍然抱團在AI等確定性非常高的資產上。加密資產因無法通過基本面的敘事吸引資金進入,在流動性和情緒的雙重打壓下,陷入了弱勢震盪的行情。

拐點尚未到來 中期依然樂觀

儘管當前流動性環境偏緊,但並非全面收縮。美聯儲暫停量化緊縮(QT)的信號明確,市場有望在度過艱難的流動性收縮期後,迎來流動性逐步改善。

Tim Sun表示,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暫停QT的操作方式是MBS到期不續,進而回籠資金投資國債。按照美聯儲的整體規劃,資產負債表的結構要與市場流動中的國債久期比例一致,這意味着大量短債將被美聯儲吸收。這一操作將降低短端融資成本,進一步釋放市場的整體風險偏好空間。

從降息路徑來看,儘管美聯儲打壓了12月降息的概率,但這並不意味着不降息已成定局。從更長視角看,市場過去一年一直高估了通脹反彈,卻低估了勞動力的衰弱,這可能為12月的降息增加一定概率。

Tim Sun指出,短期內,緊縮的慣性仍將導致偏好下降,加密資產從宏觀層面缺乏充分的上行動力。然而,流動性邊際改善的趨勢已經明確,且當前加密市場的槓桿已被清理大部分,下行空間相對有限。站在流動性修復的起點上,有理由對加密市場的未來更有信心。

(點新聞記者葉紫翎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解讀|美聯儲降息反成市場「利空」 加密市場為何獨陷泥潭?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