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特朗普在全球發起關稅戰,試圖以巨額關稅施壓多國達成對美國有利的貿易協議,不過多項協議障礙重重,不見進展。《華爾街日報》分析,推動貿易協議是特朗普今次亞洲行的重要目標,許多專家質疑特朗普政府宣稱的成就,不過是恢復到貿易戰前的局勢,形容此舉如同「吹噓他解決了自己製造的危機」。
報道指出,美國現時與韓國、印度和澳洲等重要亞洲國家的貿易談判都不見顯著進展。在美國國內,特朗普備受爭議的關稅政策已經面臨巨大的法律阻力,如果特朗普強硬要求他國跪低,多項協議料短期都難有突破,亞洲各國或會堅持等待美國法院的裁決帶來轉機,讓美國作出讓步。
報道舉例稱,美國與韓國的貿易協議談判已陷入僵局。兩國於7月底達成協議,由韓國向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約2.7萬億港元),換取美國將韓國對美出口商品關稅從25%降至15%。然而在投資具體運作方式上,特朗普堅持要求韓國預付投資金額,引來韓方不滿。韓國總統辦公室高級助手周一(10月27日)已透露,特朗普本周與韓國總統李在明會晤時,料不太可能順利磋商協議細節。
澳洲和印度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也處於停滯。澳洲貿易部長法雷爾表示,當局認為美國應該完全取消澳洲對美出口商品的關稅,「這些問題不會一夜之間解決。」印度總理莫迪更直接取消周末的出訪行程,避免可能與特朗普直接會晤,表達印度對美國試圖加徵印度商品關稅的不滿。
信貸評級機構穆迪公司國際經濟主管甘古利表示,許多細節表明特朗普傾向於先宣布已達成協議,將具體細節留在日後處理,「這種做法的風險正逐漸浮面。」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