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滙豐控股今日(28日)就2025年第三季業績公布開展視頻會議。集團財務總監郭珮瑛(Pam Kaur)表示,滙豐對香港的前景充滿信心。據介紹,期內列賬基準除稅前利潤約為7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2億美元。郭珮瑛指,該季度中須予注意的項目(如14億美元的法律準備金等)增加了營業支出的費用,對利潤造成了降低。集團預期,若不計須予注意的項目,今年有形股本回報率約在15%或以上,預期今年銀行業務淨利息收益將達到430億美元。
本月初,滙豐宣布計劃私有化恒生銀行,郭珮瑛指集團將交易看作發展投資,也是滙豐對香港前景「充滿信心的證明」。她強調,集團對香港市場及恒生銀行非常了解,指交易「吸引力很強」。
上周五,法院駁回了滙豐銀行就2009年馬多夫(Bernard Madoff)詐騙案相關訴訟提出的上訴。郭珮瑛表示,對案件發展感到「非常失望」。她指案件處理需要時間,可能由數月到數年不等,而此前撥備的11億美元並不是確定的最終賠償金額,而是集團根據會計師、內外法律顧問等建議下作出的審慎預判。去年,瑞士金融監理機構宣布,發現滙豐私人銀行未能對政治敏感人士持有的高風險賬戶進行充分檢查,指其超過3億美元的交易存在嚴重違規行為。郭珮瑛對此表示,該調查已進入後期階段,滙豐對案件會始終密切監控、持續關注。
滙豐去年將原本的工商金融、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等部門重組為企業及機構理財(CIB)部門,郭珮瑛表示,重組整體進展順利,大部分主要的人事和團隊調整已經完成,職工數量有所減少,主要涉及資深人員,僱員成本降低8%。她還強調,在重組過程中,銀行對客戶動向十分關注,而目前「幾乎沒有」客戶流失。此外,滙豐還將審視部門在不同地區市場的參與度,郭珮瑛指,就產品領域及業務線而言,集團對目前的全球業務網絡非常滿意。
在第三季度,滙豐再度退出兩個非戰略性業務,郭珮瑛透露,針對退出後釋放的成本,銀行將投資於優先增長的領域。她表示,第三季度內的多項舉措代表滙豐「正在成為一家更簡單、更敏捷、更專注、建立在核心優勢之上的銀行」。
(點新聞記者劉鴻霖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