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淵譚天|台灣光復紀念日 是全體中華兒女的集體意志

【點新聞報道】這兩天,國家宣布了一件大事: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將10月25日設立為台灣光復紀念日。

表面看,只是在日曆上多了一個紀念日。但往深了看,背後信號強烈,意味深長。可以說,這是一次「於無聲處聽驚雷」的重大出手。

信號1:「對台管轄升級,彰顯國家權威」

「全國人大」,是值得關注的關鍵詞。

專業人士告訴譚主,全國人大通過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是一個最高級別的立法程序,這是在以法律的形式,行使對台灣地區的最高管轄權。

近年來,我們的多種管轄形式,都在取得突破:


  • 司法形式——最高法、最高檢等提出懲治「台獨」頑固分子的辦法。我們還公布了「台獨」頑固分子的名單。
  • 執法形式——對「台獨」分子展開出入境、經濟管制等。此外,海警在金門附近海域執法行動常態化。

而這次的決定,在立法層面,也有了新的突破。

上一次全國人大專門針對台灣問題進行立法,是2005年的《反分裂國家法》。這次的決定,讓管轄形式更多元、更全面,直接宣示了國家主權,意義非凡。

這次的決定,和2005年的《反分裂國家法》,也有不同的側重。

《反分裂國家法》是實體法,規定了實現統一的具體方式。此次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的決定,則是明確了中國的國家敘事——1945年10月25日,台灣光復,台灣、澎湖列島重歸中國主權管轄之下,台灣已經回歸祖國。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今年九三閱兵後的第二天,有台灣同胞起草建議,「建議大陸正式設10月25日為台灣光復紀念日」,多名島內人士聯署,將這份建議交給了大陸的有關部門。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近年來同樣多次提出相關建議。

台灣同胞參與國家立法活動,台灣同胞和大陸人士共同推動紀念日得以設立,更進一步彰顯對國家權威的認同。

信號2:「統一進程,越來越可感」

決定明確提到,國家要通過多種形式舉行紀念活動。

具體怎麼做?我們可以參考一個類似的紀念日——2014年設立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2014年之前,關於南京大屠殺的紀念活動基本在南京本市附近。2014年之後,年年國家公祭,全國響應,規格和影響力有了顯著提升。

台灣光復紀念日,同樣如此。

一個數據可以反映今年的不同:同樣是舉辦紀念台灣光復周年大會的重大年份,2015年紀念台灣光復70周年時,配套舉辦活動的地方省份,還是個位數。而今年,約20個省和直轄市,都已舉辦或籌備紀念活動。

更重要的是,立法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從時間線上看:

1985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建成開放,標誌着地方性悼念活動開始形成。2005年起,相關提案被提出,呼籲將12月13日定為國家公祭日。最終,201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第二年,「南京大屠殺檔案」成功申遺,這段歷史成為了全人類的共同記憶。此後,有關部門還出台針對媚日分子的制裁行動,直接打擊了那些聲稱「南京大屠殺從未發生」的偽史論者。

我們可以合理推測,未來圍繞「台灣光復」這一史實的更多行動,會來得更快。

所以,未來每年10月25日,從官方到民間,關於「台灣回歸」的史實和討論將成一股潮流。這種全民記憶的強化,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統一力量。

統一,會變得越來越可感、可觸。

信號3:「兩岸形成遙相呼應之勢」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就在今年,島內恢復了「光復節」放假。

「光復節」在台灣地區的歷史,可謂幾經波折:

1946年10月,國民政府設立「台灣光復節」。但到了2000年,民進黨當局取消了「光復節」的假期。2016年,他們更進一步抹去了「光復節」的假期地位。

民進黨當局否認「光復」,就是想切斷兩岸的歷史紐帶。今年,他們的說法變本加厲:

為了否認「光復」,他們全盤採用了日本侵略者當年的說辭,詭稱那一天是「終戰」,還把日本當「宗主國」——這是何其可笑的自我否定!

也因此,島內民眾忍無可忍。很多人說,民進黨全是虛偽,連紀念抵抗外族侵略的日子都要抹去,簡直不可理喻。

所以,今年,島內恢復「光復節」假期,是民心所向。

而這,引發了連鎖反應。

「光復節」的由來,成為島內民眾關注的議題。譚主刷到一條島內熱門短視頻:「你知道『光復節』的由來嗎」,底下的高贊評論都在說,「不能忘了自己是誰」。

還有評論說,民進黨當局做不好的事,海峽對岸的大陸可以做,而且能做得更好。

最後,譚主分享兩點觀察:

第一,當前在台灣以「光復」為名的路就有151條,以「光復」為名的建築、機構等更是不計其數。「光復路」,是島內民眾的必經之路,「光復紀念日」,更是兩岸統一的歷史之路。

第二,今年以來,偽歷史觀在國際社會上層出不窮。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是在正告民進黨,更是在正告美國等企圖干涉中國內政的外部勢力。這種國家層面的宣示,就是讓島內看到統一的必然性,讓世界看到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與信心。這一手,無疑是高明又霸氣!

(來源:玉淵譚天)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玉淵譚天|台灣光復紀念日 是全體中華兒女的集體意志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