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德龍
近日,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等多家外資巨頭相繼發聲,積極看好A股和港股的後市。
高盛在最新研報中指出,中國股市正步入慢牛行情。此前我已提出,這輪行情屬於慢牛、長牛行情,而非快牛、瘋牛行情。一輪慢牛、長牛行情中,投資者更容易獲得投資回報;快牛、瘋牛行情反而會讓很多投資者措手不及,甚至出現較大幅度虧損。因此,真正能夠帶動消費回升的行情,應該是一輪持續較長時間的慢牛、長牛行情。高盛表示,隨着牛市行情的展開,投資者的思維模式應從逢高減倉轉向逢低買入。
根據內地媒體報道,摩根士丹利中國股票策略師王瀅於10月21日表示,從全球投資人的總體配置來看,中國股票資產的倉位仍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從長期來看,全球投資人對中國資產的進一步增持將是大勢所趨。近年來,眾多投資人對中國在多個領域的快速發展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在人形機器人、自動化、生物科技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均取得了長足進步。因此,在股票配置方面,摩根士丹利建議針對中國市場長期關注高科技板塊,包括人工智能、自動化、機器人、生物科技、高端製造等,同時建議投資者持續配置高質量紅利股,以抵禦短期市場波動。
摩根大通中國股票策略團隊發表報告表示,維持對A股市場的積極看法,在中期維度上看好滬深300指數截至2026年底的表現,主要原因是居民資產配置逐步向股市轉移,有望維持反彈走勢。
中國居民儲蓄大轉移,給資本市場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會。過去幾年,我國居民儲蓄大幅增長,截至目前已達到160萬億,而居民存款利率持續下行,當前一年期存款利率已經跌破1%,存在銀行獲得的利息回報越來越低。近期美聯儲可能再次降息25個基點,12月份或將繼續降息25個基點,這也給中國央行帶來了降息空間。預計進一步降息將推動居民儲蓄進一步轉出,尋找投資機會。
從三大外資投行的預測來看,均看好未來2到3年的行情。在這輪行情之下,以科技股為代表的成長板塊、以銀行為代表的紅利板塊有望輪番表現,而新能源、消費白馬股也有望迎來輪動機會。今年市場行情呈現科技股一枝獨秀的特徵,屬於結構性牛市。隨着居民儲蓄向資本市場的轉移,明年市場走勢有望走向全面牛市,即更多板塊可能迎來上漲機會。
(作者為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