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21日,高市早苗在眾議院首相指名選舉中勝出,成為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此前,在執政黨自民黨與在野黨日本維新會已就聯合執政達成一致之後(20日簽署相關協議),高市早苗其實就已基本上鎖定了勝局。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王勇對點新聞表示,自民黨與維新會的合作,意味着日本政治結構的右傾固化。高市早苗是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忠實追隨者,她的政治理念充滿民族主義色彩;維新會則主張修憲、擴軍、重啟核電,兩者的思想在強化國防和修改憲法上高度契合。他認為,此聯盟是日本戰後最保守的政治組合。他料稱,高市早苗當選,日本的政治方向將更加偏向右翼。
王勇提到,在外交層面,這種右翼合流可能帶來顯著風險。高市早苗與維新會都強調強化美日同盟,推動與美國的軍事一體化,甚至支持「核共享」。這種傾向會令日本進一步綁在美國戰略車輪上。對中國而言,這意味着日本在台海、釣魚島等問題上可能更趨冒險。與此同時,缺少了公明黨這個「緩衝器」,日本政府內部的溫和力量被削弱。外交決策的剎車機制失效,日本可能在地區安全事務上做出更激進的判斷。
此外,王勇在頭條號上發文提醒一處細節:10月19日(高市早苗當選前),中國領導人就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逝世致電石破茂,表達哀悼,並重申「村山談話」的歷史意義。石破茂在回應中表示,將繼承「村山談話」的精神。這個姿態對中日關係來說具有象徵意義。它不僅表達了中方對歷史問題的重視,也向日本政治界傳遞出一個信號:無論日本政權如何更替,中日關係的政治基礎不應被動搖。
王勇表示,日本的政治,正在走向更加複雜的局面。高市早苗的上台象徵着右翼勢力的全面回歸,也預示着日本可能在安全政策上進一步冒險。然而,外交不是單行道,任何脫離現實的強硬路線,最終都要回到利益平衡。中國的耐心與堅持,反而讓未來的中日關係仍有調整空間。正如村山富市當年所說,「面對歷史,不是為了報復,而是為了不再重演悲劇」。這句話,對今天的日本尤為重要。
針對高市早苗當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21日表示,我們注意到有關選舉結果,這是日本的內部事務。中日兩國互為近鄰,中方在中日關係上的基本立場是一貫明確的,希望日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各項原則,信守在歷史、台灣等重大問題上的政治承諾,維護雙邊關係政治基礎,全面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係。
(點新聞記者朱燁報道)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