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D|中國經濟游刃有餘 「十五五」規劃再創中國奇跡

文/陳術

世界經濟增長略見疲憊,中國始終是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2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中國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1,015,03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5.2%。當中,貨物貿易進出口交出了令人滿意的成績,總值達33.61萬億元,同比增4%,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很明顯,中國仍然保持強勁勢頭的經濟增長,國家將迎來「十五五」規劃,在中央有力、精準地調控經濟下,中國定能再創經濟奇跡,繼續在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下,為世界經濟以及發展帶來最大的穩定及前景。

國家統計局發言人指出,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地緣政治衝突、國際貿易摩擦等問題頻發,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加深,國內有效需求不足,一些企業經營困難,推動經濟穩定運行面臨不少困難挑戰。在此情況下,中國實現了5.2%的經濟增長,充分展現了中國經濟在不穩定不確定環境下應變破局能力和抗壓耐壓強大韌性。從國際收支看,外貿展現強大韌性,貨物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增速逐季回升,9月末外匯儲備繼續保持在3.3萬億美元以上,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此外,多元化市場成為出口增長的有力支撐,外貿新動能成長壯大,「新三樣」產品出口兩位數增長。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周密日前接受傳媒訪問時,亦提到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貿易主體積極尋求替代合作方案的背景下,中國外貿展現出強勁韌性,已經實現連續8個季度增長,貨物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這一表現不僅印證了全球市場對中國產品的堅定信心,更凸顯出在動盪環境中,中國作為貿易夥伴所能提供的穩定保障價值。

回顧今年前三季度的經濟數據,亮點處處,包括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個百分點。另外,新能源汽車、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新能源產品產量分別增長29.7%、46.9%、14.0%。綜合而言,中國的經濟增長是全方位的,除了消費支出上升,其他範疇包括貿易數字、貨物進出口總額以至新能源產品產量等,均全面上升,令中國始終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

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以來,就對中國以至其他國家發起關稅戰,美國作為極大的消費市場,對中國貨品加徵關稅,肯定會對中國的進出口貿易構成影響,但觀乎官方數據,中國的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33.61萬億元,同比增4%,之所以有此佳績,筆者認為是因為中國就早看到依賴美國市場的危機,近年積極開拓多元化市場,透過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擴展市場又分散風險,結果在關稅戰下,中國的貨物進出口貿易亦能錄得一定增長,將險境化為機遇。

另一方面,則是中國本土的消費市場,相比起其他經濟體如美國,中國的經濟增長潛力,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本土消費,而中央政府亦特意在相關問題下工夫,中國今年分四批向地方下達了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力擴圍。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個百分點,繼續發揮經濟增長主引擎作用。如果民間的消費力持續,不但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能達標,在世界經濟不穩的情況下,肯定又是一個活生生的經濟奇跡。

10月20日至23日,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正研究關於制定「十五五」規劃的建議。「十五五」是承上啟下的關鍵五年,也是踏上新征程後黨中央着手制定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應對外部環境複雜變化,要前瞻性把握國際形勢發展變化對我國的影響,因勢利導對經濟布局進行調整優化。筆者深信,在中央的領導下,除了會抓緊各種發展機遇,亦會繼續針對中國經濟的痛點下工夫,有了「十四五」規劃的成功經濟,「十五五」規劃一定也具有前瞻性地繼續推進中國經濟發展。香港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的進步,本港社會各界也要抓緊國家發展以及之後「十五五」規劃的機遇,與國家一起邁步向前,在不穩定的世界當中,繼續壯大自己,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並善用香港的獨特優勢去貢獻國家現代化建設。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講真D|中國經濟游刃有餘 「十五五」規劃再創中國奇跡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