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當選 一文看一波三折拜相之路 高市政權命運何從?

【點新聞報道】當地時間10月21日,日本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在日本國會首相指名選舉中勝出,將成為日本歷史上首位女性首相。

曲折的拜相之路

10月4日當選自民黨總裁後,高市早苗的拜相之路,因執政聯盟破裂與在野黨聯合阻擊,早早充滿變數。

原本,在自民黨與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下,高市早苗距離首相之位僅差首相指名選舉最後一道關。當時日媒普遍認為,這一步只剩「走流程」,她本人也興致勃勃地公布了未來擔任首相後的政策計劃。

然而情況在10月10日發生突變。公明黨在自民黨總裁選舉前就曾放話,鑒於高市早苗的極右翼立場,不排除脫離執政聯盟的可能性。

當天,自公兩黨總裁會晤後,因政策分歧巨大,公明黨直接宣布退出聯盟,長達26年的自公聯盟宣告破裂。公明黨黨首齊藤鐵夫明確表示,絕不可能在選票上寫下高市早苗的名字。

隨之而來的,是以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為首的「在野大聯盟」,從初步構想走向正式整合,國民民主黨黨首玉木雄一郎也宣布「我已準備好擔任日本首相」,一躍成為首相熱門人選。一夜之間,原本被視為「走過場」的首相指名選舉,演變為激烈的競爭,日媒指出這樣的場景已多年未見。

最終,憑藉自民黨的樹大根深,加之在野黨聯盟內部貌合神離,高市早苗還是險中取勝,成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

極右翼立場 被稱「女版安倍」

高市早苗與安倍晉三。(中新社資料圖)

高市早苗1961年出生於日本奈良縣一個普通家庭,她從神戶大學畢業後進入著名的松下政經塾學習。之後她曾赴美深造,回國後當過電視節目主播和大學教授。

1993年,高市早苗首次當選眾議院議員,正式進入日本政壇。她與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關係密切,兩人政策理念相近,因此她也被日本媒體稱作「女版安倍」,而安倍晉三的大力提攜是高市早苗政治崛起的關鍵因素。

2006年安倍晉三首次出任首相時,高市早苗就得以首次入閣,擔任內閣府特命擔當大臣。2014年,她又被任命為總務大臣,不僅是首位女性總務大臣,還成為迄今為止在任時間最長的總務大臣。

高市早苗的政治立場極為保守右傾,她曾多次以內閣大臣的身份參拜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最近一次是在202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日當天前往參拜。

在軍事方面,高市早苗主張徹底顛覆和平憲法,要求賦予自衛隊更大權限。她公開主張修改日本和平憲法第九條,企圖讓日本重新獲得宣戰權,實現所謂的「國家正常化」。

高市早苗主張將防衛預算大幅增加,還主張推動「集體自衛權」落地,強化「敵基地打擊能力」。分析指出,這種對外軍事角色的實質擴張,與傳統「純粹防禦」立場相去甚遠。

日本國會。(中新社資料圖)

完全「跛腳」 內外挑戰嚴峻

雖然此次涉險過關,但擺在高市早苗面前的,是執政聯盟破裂、國會席位不足以及自民黨內根基脆弱的多重挑戰。

首先,自民黨與公明黨的聯盟破裂,對自民黨的執政地位將造成嚴重打擊,自民黨在國會已經「完全跛腳」,重大政策在國會通過將難上加難,高市早苗將不得不尋求與各黨派合作,而她的極右翼背景可能使這一任務更加艱巨。

與此同時,高市早苗在當選自民黨總裁後沒能維持住自公聯盟,導致黨內批評聲此起彼伏,此次敗下陣來的小泉進次郎和林芳正等人也是虎視眈眈,高市早苗在總裁之位上的穩固性也存在極大不確定性。

分析人士指出,日本可能進入一個政局不穩、多黨競爭的「多黨化時代」。佳能全球戰略研究所理事宮家邦彥撰文稱,日本或許正在滑向「碎片化和無效政治」。

經濟問題也將是其核心挑戰。高市早苗延續安倍晉三時代的政策,承諾通過激進的政府支出刺激經濟,但這可能加重日本政府的債務負擔。而日本目前正面臨嚴重的通脹壓力、匯率波動和米價高漲等經濟民生問題,分析認為,經濟這張牌能否打好,將會決定高市政權的命運。

此外,美國總統特朗普計劃10月底訪日,這將是高市早苗就任首相後面對的首次重大首腦會晤。如何應對特朗普以及其背後的關稅政策等問題,將是對其政治能力、外交手腕的首場大考。

(來源:中新社)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高市早苗當選 一文看一波三折拜相之路 高市政權命運何從?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