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疾言
中國國民黨新一屆黨主席10月18日出爐,今年56歲的前「立委」鄭麗文以6.5萬票、50.15%的得票率當選,成為繼洪秀柱之後國民黨第二位女性黨主席。這一次黨魁選舉參選者眾、競爭激烈,鄭麗文仍能以過半得票率當選,反映了國民黨基層黨員希望黨內「中生代」能帶來新氣象,注入新動力。但值得關注的是,這次整體投票率39.46%,不足四成,是歷次國民黨主席選舉投票率第二低。如何加強國民黨黨員的凝聚力、提升藍軍的士氣,將考驗鄭麗文的政治智慧。
相較於以往的國民黨主席,鄭麗文被稱為「非典型國民黨主席」。這顯然與她曾加入民進黨、後來轉投國民黨的從政經歷有關。大學時期,鄭麗文積極投入學運。由於對當時國民黨執政的不滿,她加入了民進黨,並代表民進黨當選「國大」代表,還擔任黨團副總召集人。但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鄭麗文逐漸覺得自己與民進黨的理念出現分歧,開始公開批評民進黨,後來更與民進黨分道揚鑣。2004年大選前,鄭麗文向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提交「改革建議」,最終在連戰盛情邀請下加入國民黨,曾任國民黨文傳會主委兼發言人、國民黨不分區「立委」、行政機構發言人。她也曾一度離開政壇,轉往媒體圈主持節目。
從鄭麗文的從政經歷來看,她並非出身傳統藍營,而是由「綠」轉「藍」,而且是學運出身,這使她比一般的國民黨人士多了一些「鬥性」。據說,她擔任國民黨「立委」時,是國民黨立法機構黨團中最具戰鬥力的「立委」之一。當時正值新冠疫情期間,島內缺口罩、缺疫苗、缺快測包,對於民進黨當局的荒唐表現,鄭麗文炮火猛烈、嚴厲抨擊,被視為「戰鬥藍」的鮮明代表。
以往國民黨的行事作風經常被批評過於「溫順」,而鄭麗文素有「戰將」之稱,接掌國民黨之後有助增加國民黨的戰鬥力,而且鄭麗文曾掌管國民黨宣傳系統,也有傳媒經驗,有利於加强國民黨的輿論宣傳,與民進黨當局爭奪話語權。
然而,鄭麗文缺乏地方管治經驗,能否令國民黨14位縣市長信服,能否妥善處理「百年老店」國民黨內錯綜複雜的各種關係,能否團結全黨,各界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