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無大廈保養及消防問題普遍 業界推義務篩查冀助長者解困

「專業動力」推出「三無大廈」樓宇結構及消防安全初步篩查計劃。(點新聞記者劉鴻霖攝)

【點新聞報道】現時全港約有3000棟「三無大廈」,即無業主立案法團、無管理公司、無業主組織的舊樓,這些大廈普遍存在樓宇保養及防火隱患。由建築業人士組成的智庫及地區組織「專業動力」今年已義務為全港10棟「三無大廈」的樓宇結構及消防安全進行了初步篩查,今日(20日)宣布將拓展計劃,預期明年為100棟大樓進行檢查,希望利用專業知識幫助弱勢業主識別風險、解決困境。

方國珊表示,業主可以先購買一些臨時應急設施救急,如煙霧感應器、乾粉滅火筒等。(點新聞記者劉鴻霖攝)

「三無大廈」往往保養不善 「零」消防設施火警頻出

「專業動力」召集人、西貢區區議員方國珊表示,組織在過去一年注意到本港如佐敦華豐大廈等「三無大廈」火警頻出,這些大廈往往年久失修,雖然屋宇署及消防處曾下令整改,但業主多為長者,難以獨自處理維修保養及消防設備更新。她表示,「專業動力」就此帶領過百名專業人士,在工作時間外義務為大廈進行檢查,目前已經完成10棟樓宇的初步篩查,包括樓宇結構及防火安全評估。

「專業動力」召集人、西貢區區議員方國珊表示,組織目前已經完成10棟「三無大廈」的初步篩查。(點新聞記者劉鴻霖攝)

從事測量行業的陳國熙介紹,篩查聚焦屋宇署強制驗樓的五大項目,包括樓宇外墻、內部結構、消防安全設施、排水系統以及天台等公用部分。他指出,已篩查的大廈中都普遍存在因保養不善而出現的石屎脫落等問題,且在消防設施方面可以說是「零」安排。

從事測量行業的陳國熙指出,已篩查的大廈在消防設施方面可以說是「零」安排。(點新聞記者劉鴻霖攝)

推臨時應急設施救急 供專業意見助力維修

據介紹,舊樓宇消防系統更新一般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方國珊表示,業主可以先購買一些臨時應急設施救急,如煙霧感應器、乾粉滅火筒等,指設備獲消防處認可,成本低廉,適合置於住宅公共位置。

此外,專業動力還為長者們提供了業內的專業意見。從事樓宇工程業務多年的文永俊指除篩查外,組織還充當了業主和政府與業界的「橋樑」,他們會向業主解釋政府命令要求、引導開會組織、在維修方面提供專業意見和市場報價,並幫助他們申請樓宇更新的政府資助。

從事樓宇工程業務多年的文永俊指除篩查外,組織還充當了業主和政府與業界的「橋樑」。(點新聞記者劉鴻霖攝)

邀請更多業內人士參與 冀透義務服務為長者解困

同樣從事建築行業的林明玉介紹,篩查時長者多有疑慮,但經他們電話解說以及現場視察後逐漸放心,還將政府命令交給組織進行分析。她表示,這些長者離不開社區,卻被社會忽視,「希望透過今次我哋一個嘅義務嘅行動可以幫助到佢哋,令到佢哋唔會俾社會冷落咗,減少佢哋嘅憂慮。」

最後,方國珊呼籲「三無大廈」居民主動聯絡組織,並邀請更多工程界人士加入活動、服務社區。

同樣從事建築行業的林明玉希望用義務行動幫助長者。(點新聞記者劉鴻霖攝)

(點新聞記者劉鴻霖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三無大廈保養及消防問題普遍 業界推義務篩查冀助長者解困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