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香港國際機場今日(20日)凌晨發生一宗罕見事故,一架由杜拜抵港的阿聯酋航空貨機在降落期間,懷疑衝出跑道墮入海中,並撞及一輛機場地勤巡邏車,導致車輛落海,車上兩人不幸死亡,4名機組人員獲救。民航意外調查機構已宣布就事件定性為「意外」並展開詳細調查。

香港機場管理局機場運行執行總監姚兆聰在記者會上澄清,涉事巡邏車並非自行衝出跑道,而是被涉事飛機衝出跑道後撞到圍網,隨後被涉事飛機撞至落海。姚兆聰特別指出,涉事飛機在降落前沒有發出任何求助或求救信號。他進一步說明:「涉事飛機其實是正常落地,在機場跑道上滑行到差不多一半,期間飛機突然出現異常情況。」在此期間,民航處嘗試再次用無線電呼叫機師,但機師沒有回應。
無求助信號暫缺線索 機尾「黑匣子」疑似落海
香港民用航空事業職工總會主席李永富接受點新聞訪問時透露,飛機是在降落時偏離跑道,從而撞到跑道外的巡邏車。他強調,撞擊之前,巡邏車距離飛機其實存在較遠的距離。

關於事故原因,李永富表示,由於控制塔從未收到求助,所以暫時未知具體原因。在調查方面,目前可以調取現場的部分監控來輔助求證,但由於事發於凌晨3時53分,從現場目擊證人取證應該較為困難。飛機上的「黑匣子」是調查的關鍵着力點,但機尾的「黑匣子」目前疑似跌入海中,需要時間尋找,李永富希望當局盡快完成相關尋找和調查工作。

在善後方面,李永富希望為逝者家屬提供必要協助,並等待他們所屬的機場保安有限公司作出撫恤金安排。他沉重地表示,考慮到兩位地勤人員是三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不排除是家庭的經濟支柱。
專業機師解析技術細節:飛機降落時難辨地面車輛 夜間着陸需關注多因素
香港專業飛行員協會主席張敬龍接受點新聞訪問時,進一步解析了飛機在夜間着陸的操作難度。他解釋,一架貨機在夜間進行着陸時,飛行員需要重點關注風速風向、能見度、天氣狀況、跑道狀況、地面濕度,還需注意疲勞管理,因為貨機降落多發生在凌晨,這些對機師的體力來說都是挑戰。
根據已知資料,涉事貨機在着陸後衝出跑道。張敬龍表示,導致飛機衝出跑道的原因可能涉及多重因素——除人為操作因素外,亦不排除受風速變化、地面濕滑、落地點偏後、剎車或反推力系統反應延遲、機械故障、甚至通訊誤會等影響。他強調,具體原因仍有待民航意外調查機構的正式調查結果,在此之前不宜作出推測。
張敬龍指出,從飛行員的駕駛艙視角來看,在跑道區域識別地面小型車輛和人員的難度非常高。即便有塔台、燈光、監控對能見度的輔助,但是龐大的飛機在兩三層樓高的位置、高速下,識別地面巡邏車輛的難度也很高。
不過,張敬龍認為,此次事故非常罕見,且「不好彩」,畢竟飛機跑道長4公里,巡邏車的位置也在跑道外。他亦強調,地空協調非常關鍵,任何一個誤差都可能導致意外。
作為一名職業飛行員,張敬龍表示這起事故對他個人和行業的觸動很深。全行業痛心之餘,更要明白在飛行工作中,機師和地面人員、後方指揮人員是一個團隊,安全屬於群體責任,應該加強國際跨部門合作,令悲劇不再重演。
香港的民航意外調查機構(AAIA)將啟動全面事故調查,包括飛機系統、操作程序、天氣條件、跑道狀況等各個方面。張敬龍透露,AAIA是由前機師和工程師組成的專家團隊,具備專業的調查能力。
(點新聞記者周傾芫報道)
相關閱讀:


